冬天的泉州湿地 候鸟们“春天”的乐园(图)
2012年12月5日,河口湿地,第一次船行
锐利的弧线
船行出去,刚扎进薄如蝉翼的水雾没多久,便已漫溯到一片绿意盎然的红树林边。顺着林岸望过去,在更远处的一片河滩上,星星点点地站着近百只黑腹滨鷸(yù)。它们的毛色与自然接近,在我们的视野中若隐若现。用望远镜细看,一个个都挺忙碌,在滩泥里觅食,听不到鸣叫的声音。
在影响区域候鸟数量的诸多因素中,湿地的生态状况,无疑摆在了第一位,湿地上的食物多,鸟儿有的吃,数量自然也就多。不过,就观鸟而言,同行的泉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刘杰斌说,不仅要看天气、看潮水,还要看运气。
能不能靠近些?驾船的师傅于是慢慢关掉马达,众人轻轻荡舟过去,抓紧时机拍摄。一时间,整片湿地显得格外安静,画面随之定格。灰褐色的平坦滩涂,近看才知,原来是高高低低起伏不平,其中掩藏着更多的候鸟。“是鴴鷸(héng yù)类!好多只啊!”刘杰斌不由惊呼起来。
“哗--”一大群黑腹滨鷸被我们的声音所惊动,迅速集结,成片成群地飞向天空,刚定格的画面,瞬息生动起来。它们的身形明显小得多,速度更敏捷,张开翅膀后,仿佛一个个“十字镖”,在空中划出锐利的弧线。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