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千企大会" 小微企业完全可以有大作为
行业观察
产业链条:分化整合渐成大趋势
深化“二次创业”,方向在哪里?与会嘉宾认为,“分化与整合”是一道必答题。
作为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石油化工在过去几年,获得迅猛发展。大型央企进驻,给本地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还未形成产业集群。”福建炼化董事长、福建联合石化董事长、总裁陆东在会上说,福炼今后将要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在与民企的项目对接上,和泉州本地企业有更多的合作。今后,泉州的纺织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等,可以跟石化产业建立更紧密、更深入的产业合作,有更为充分的空间。
产业内部的分化、整合,则更受各界关注。昨日,徐钢指出,“新的产业发展阶段,要更加注重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势在必行,小微企业大作为,是完全可能的。”他说,泉州已有诸如七匹狼、安踏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
实际上,这样的分工协作已有先例。去年5月9日,作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举动,晋江市政府就组织了首次品牌企业和中小企业产能对接会,柒牌、361°、利郎等7家品牌企业,与11家中小企业分别签订产能对接协议,代工合同为数百万双(件)鞋服。
“现在是合作共赢的最好时机。”泉州市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珍认为,只要中小企业能做专、做精,大企业就能将外包业务留在泉州。
据悉,一项名为“万家企业手拉手”的专项行动,今年也将在各大行业开展,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正常来说,我们赚的就是加工费用,如果能够享受到额外的补贴,肯定会有更大的动力。”泉州速克鞋服负责人周银练说。
商业模式:“两化融合”弥补缺失
“仅光棍节一天,淘宝就卖了300多个亿!”会上,张志南首先提起关于电商的话题,让诸多与会企业家深感问题核心的紧迫:企业必须要有创新驱动,电商崛起,已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
“泉州外贸企业很多,最早的电商,应该追溯到越洋电话找订单。”泉州万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泽阳说,电商的冲击,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该怎么做的问题。
自产自销、委托代销、只做代销等方式,在泉州中小企业当中,普遍存在。在谢泽阳看来,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眼下也已经到了分化的时候,“有些产品做得不错,但网上就是卖不动;有些网上卖得好,但工厂管理一团糟。”这样的企业,其实完全能跟大品牌合作。例如产品做得好,成本控制很厉害,不妨就给品牌企业的网购系列代工;不善工厂管理,却又有很强网售能力的,可以转型只做网售。
除了信息化,工业化也在泉企当中,开始刮起一阵风,一些先行者已经尝到甜头。“我们跟日本优衣库的合作,也是一个追赶快时尚的过程。”王国珍介绍,产品研发之初,双方就开始沟通,这样生产出来的高端面料,就可以直接送到代工厂,而不是在泉州较为普遍的产销分离,中间要走好几个流程;这种产业链的变革,能更适应急速变化的市场。
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关键,在于弥补产业链的缺失部分。“简单的理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产品,不管是货物,还是服务。”微软海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推广之后,“云”管理已经在企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对现代技术管理方式的运用,才能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