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台湾少数民族木雕精品在新区展出
近年来,许多台湾少数民族的木雕大师走出宝岛,组团到我省和浙江、广东等地进行雕艺方面的交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台湾少数民族许多田园风格的作品能够引起内地广大雕艺人士的回响,我觉得甚是欣慰”,杨永在说,少数民族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许多作品是广大台湾少数民族生命力的呈现,这跟部落族群的生活文化、发展历史以及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杨永在以“瓜瓞绵延系列”闻名台湾木雕界,他擅长于钜、鉴、雕、刻、镂、磨的雕刻技巧,作品中融入中国水墨画的神韵,兼纳西方油画的比例、透视、剖析、光影等创作手法,在“形”的基础上呈现出“韵”,赋予了作品生命。此次活动中他展出了8件作品,代表作《一团和气》取材台湾扁柏,以荷为原型,在一片大荷叶中,三朵荷花绽放其中,鼎立成团,极富美感,表达“一团和气”之意。
对木雕工艺师蓝伟文来说,雕刻创作生涯就像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一件作品都是成长及突破的最佳见证。他带来的作品《蜕变》灵感就源自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当时创作这件作品时,我曾受过伤,心情低落许久,一直有一股冲动,想把这段经历用作品表达出来。”蓝伟文说。他构思这一作品,通过凿空木雕内部,表示残躯的立意,但在圆弧、优雅的曲线中,却能让人感觉能量的重新聚集,暗含人生充满希望,表达了“物极必反、蜕故孳新”的哲理。
深入交流 共谋发展
台湾少数民族雕艺的目的在于记录时代性的文化,与讲求精致繁复的闽南木雕不同。台湾少数民族的木雕创作风格展现出了更为质朴和浑厚的台湾少数民族特征,粗犷中不乏细腻,不但具有浓郁的田园特色,更被业界人士认为具有高度的原创价值。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雕刻技艺的发展历程却各有不同。台湾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其木雕创作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有别于泉州、漳州、莆田等地传统的雕刻手法,通过交流,可以让两岸从业者拓展木雕工艺品的创作思路,促进木雕技艺水平的提高,推动两岸木雕行业发展。来自该区张坂镇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倪世杰在参观展览后说:“台湾少数民族的木雕作品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和我们闽南的传统雕刻风格有所不同,表现为选材、立意、雕刻技法等方面。”
新区在海峡两岸和谐文化建设和木雕艺术交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交流优势,拥有黄泉福、郑君亮、倪世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日前,由146家木雕企业组成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刻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其中就有8家台湾木雕企业。协会的成立促进了泉台两地木雕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观光和考察。此次展览的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展会为两岸雕艺大师提供一个能够面对面交流探讨的平台,希望借此活动促进海峡两岸之间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在展览会上,台湾宜兰少数民族舞蹈团还为大家带来了热情欢愉的舞蹈,展现了台湾少数民族热情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现场的众多参观者随着音乐节奏鼓掌欢呼,两岸同胞欢歌笑语,其乐融融。据了解,本次展览所有作品将全部留在华光学院,建立一个台湾少数民族木雕精品展览馆,供两岸木雕工艺爱好者参观。(实习生郭慧杰 记者陈智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