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集团4年捐出2070万元 给惠安老人发红包
【回访2】
每次拿回红包总要分成几份用
惠安县螺城镇中新社区居委会旁,寒冬里,70岁的刘秀英还在巷口摆摊卖水果。家里的房子小,安置时只分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老人间,供刘秀英夫妻俩居住,3个儿子就要外出租房。靠着载客,儿子们的经济也挺困难,小儿子肺部不大好,经常生病。
刘秀英的老伴,这些年看不见,也听不见了,只能呆在家里,什么也干不了。尽管社区给办了低保,但每月290元根本不够花,刘秀英只得去卖点水果贴补家用。“孩子经济也困难,哪里顾得上我们,没办法,不够时就跟别人借一点。”刘秀英说,这3年来,她和老伴每年都能领到红包,对他们而言,可是一笔大数目。她总要牵着老伴,一起去领钱。回来后钱分成几份用,大部分拿去还债,留一点在身边过年用。
同一社区的钱月治阿婆情况也差不多。74岁的她,这几年遭受了多重打击,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唯一的二儿子在菜市场摆摊卖菜,经济不宽裕。平常,老人家就靠每月290元的低保过活,有时远嫁外地的女儿救济一点。钱阿婆肠胃不大好,几乎每天都要吃药,春节的红包于她而言,是急需的生活费,用来买米买菜。“怎么不感谢,不感谢就会饿死。”说起许世辉,钱阿婆话语特别淳朴。
【影响】
善举在县城传开获得众人盛赞
在惠安县城,因为许世辉,春节更好过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自2010年春节起,达利集团分三年向慈善总会捐献1000万元,用于帮助无固定收入的老人。
老人们说,第一年发放对象是70岁以上,每人500元,花了300万元;第二年发放对象扩至65岁以上,每人800元,花了390万元;第三年,发放对象也是65岁以上,每人1000元,花了460万元。
另外,达利集团每年还发放给紫山镇及两个村庄30万元、黄塘镇1个村庄10万元的献爱心资金,3年来共计120万元。也正因为每年都扩大发放对象和金额,3年下来,达利集团比此前预想的多花了270万元。
今年,这一善举继续,达利集团还将投入800万元,为螺城镇14个社区,以及紫山2个村庄、黄塘1个村庄的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的红包。
螺城镇东南社区党委宣委王安娜介绍,该社区去年从中受益的老人共495人,今年这样算来,则差不多有700人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这样的消息,在惠安县城传开了。这几天,老人们见面都在议论这事。螺城镇东南社区党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王永源说,许世辉是他们本社区的,小时候,许世辉一家也过得很不容易,大家都说,穷人家出身的他,没有忘本。
老人们特别高兴,在他们眼中,有钱人不一定肯出这样的力,许世辉的这一善举甚至比“亲生儿子还有孝”。不仅如此,许多老人好几年都不舍得买衣服,都说要拿这钱去买衣服呢。“自己的儿子也没一下子拿这么多,也就是200元吧。实在没想到。”一位阿婆笑着说道。
【传承】
达利集团带动下惠安慈善成风
惠安县慈善总会会长陈清发介绍,历年来,达利集团捐给慈善总会账户的共2317万多元(不包含今年的800万元),是惠安县捐资最多的企业。这些资金多用于奖教奖学助学、关注弱势群体等。
在和达利集团董事长许世辉的几次接触中,陈清发对他的印象是,很低调,做好事不张扬,坚持这么多年,实属不易。
陈清发认为,许世辉所做的这些,体现的都是达利集团的宗旨:达和谐、利众生。许世辉董事长的厚德善举辉映了达利集团敦厚的责任形象,作为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有口皆碑。这也是达利集团企业能够不断壮大的原因。
陈清发说,在许世辉的带动下,惠安县兴起了一股慈善风,许多企业也陆续在本村发放红包,关注弱势群体。根据统计,2011年,惠安县慈善总会(含台商区)年筹资额4000万元,2012年升至5300多万元(不含台商区),这说明,慈善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正因为有了这些企业家的帮助,为政府分忧解难,他们才能将更多救助资金倾斜到农村,让慈善覆盖面更广。
- 2013-01-14达利集团拟出800万 给惠安6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