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福建人是“蛇的传人” 泉州又读“蛇州”?
拍胸舞者
头上顶“蛇”
闽越族先民在几千年前遗留下的蛇崇拜中的某些习俗,与当今犹存的泉州民俗——拍胸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汉武帝时闽越国被强行废除,城池尽毁,闽越族或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或逃入山林逐渐消亡,自此“闽”就从氏族部落的图腾符号转变为福建一地的简称。但是,其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因此至今福建民俗及信仰形态中仍有闽越先民蛇信仰的延续与残留。
文史界人士认为,如在泉州一带流行的拍胸舞,就是古闽越人蛇图腾崇拜和傩舞的遗俗。拍胸舞者头戴草箍,在额前伸出一小段向前翘起,其状如盘于头顶上的一条蛇,而草箍末端的红绸条则恰好在蛇头中间露出,形似蛇之吐信。
古闽越人有着在节庆、祭祀时将崇拜物顶在头上的习俗,并在这一独特的舞蹈中得以保留下来。
考古实物
佐证闽越蛇信仰
福建博物院有关人士介绍,近年在我省的考古发掘中,曾先后多次发现闽越族先民蛇崇拜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与残留的相关证据。
如1984年在闽侯县鸿尾黄土仑商周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一批造型奇特的印纹硬陶器,上面有不少类似蛇形的花纹图案,其中一件陶杯的把手,被捏成类似成蛇图腾的形状。如1984年,漳州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发现蛇形岩画,它由两蛇交尾、蛇产卵、幼蛇破壳、群蛇游动等五组图案构成。这一壁画透露了闽越先民蛇图腾的重要信息,是生命意识与图腾崇拜相融合的一种反映。
此外,在闽越国主要城址之一的福建崇安汉城,近年考古发掘了两件富有代表性的遗物,一件是封泥,其上篆刻的类似蛇形的文字,可能为“闽”字,它生动地反映了闽与蛇的文化渊源关系;另一件是铜铎残片,其间刻有三角形的蛇头,形象逼真,它的存在或意味着蛇图腾崇拜在闽越国时已具有国家祭祀的色彩。
而在民间信仰中,这样的证据就更多了。如福建闽侯至今仍有洋里、青竹境和蕉府行宫3座供奉蛇王的宫庙,连江品石岩蛇王庙也供奉着蛇王“蟒天洞主”。此外,南平市樟湖坂镇的福庆堂,主祀“连”“萧”“张”三蛇王。在樟湖蛇神崇拜的习俗中,当地人每年七夕都要举行迎蛇赛会。
- 2013-02-17泉州陆续发现“怪石” 300年前陨石“光临”?
- 2013-02-17男子载着足球梦哼歌走四方 盼中国办一场世界杯
- 2013-02-07十几年“刀耕”不辍 南安七旬老人办刻纸展馆
- 2013-02-04永春一农民挖出扇形莴笋 像极了一把扇子(图)
- 2013-02-01安溪艺人独特“鸟字” 见证平凡人的不平凡处
- 2013-01-31保留七年未剪 晋江一市民指甲弯如镰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