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人才:南安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双驱动引擎
东南网-福建日报5月24日讯(记者 徐占升)南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表现强劲。第一季度,南安机械装备产业实现规模产值49.38亿元,同比增长26.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平均增幅10.6个百分点,其间,创新和人才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
创新驱动发展
“现在装备制造业已经不能像以前生产什么卖什么,市场上企业这么多,你得以买方需求为导向。”南安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成功机床董事长周泗进说。他认为,这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成功机床目前是国内三家可生产直径达6.3米的数控立式车床的企业之一。成功机床现在已开始按客户要求来设计专用机械。
“在漳州,我们有一个合作多年的伙伴,是生产汽车轮的,现在他只要把样品给我,然后告诉我要生产哪个部件的机床,效率要达到多少,我们就能设计制造了。”周泗进说。
前不久,周泗进联系北京一家钣金设计公司为自己的新产品设计外观,他希望自己的产品从组件的结构外观到色彩搭配都能更符合客户的心意。
人工成本高是迫使企业进行创新的又一重要因素。
2009年,泉州市闽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滨江基地的新厂投产时,投资650万元用于更新自动化生产设备,接下来几年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我们生产螺栓,利润不厚,因此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很重要。”闽达总经理孙培坤说。
闽达冷镦车间最早从上海引进的那台冷镦一体机当时就花了300多万元,但效率却可以达到一天生产1.5万根,这在之前需要十几名工人才能做得到。
公司前几天又更换了10台生产轴套的数控化机床,原本一人一台机床,现在一人可管理两台,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闽达”还自主研发工装夹具,原本一天只能铣100件零件,如今效率提高到每天铣500件。
达宇重机的创新是为了从国际对手中争夺市场。
2012年是达宇重机自2008年建厂以来收获最为丰硕的一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控轧辊磨床产品不仅打入了宝钢、中铝等大型国有企业,还被有关部门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在宝钢集团的汽车钢板轧辊装配车间内,摆放着4台轧辊磨床。其中,3台出自轧辊磨床领域巨头德国赫格力斯公司,每台售价达4000万元;另外1台就是达宇重机制造的MGK84125×6000数控轧辊磨床。
达宇重机董事长助理洪斌告诉记者,轧辊磨床磨削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条生产线的板材质量。为保证产品质量,大型钢铁国企不惜耗资上亿元购买国外轧辊磨床,国货却一直被排除在外。
“数控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国内机床企业抢占高端市场的主要瓶颈。”洪斌告诉记者,由于技术壁垒,国外不会把最好、最前沿的数控系统卖给国内,现在很多国内制造商使用的数控产品大多是国外一二十年前的旧产品。
2010年,达宇重机召开科技大会,确立了自主研发数控系统的方向。不久,DYMGK微妙级高性能磨削专用数控系统的研发不断成型,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后,应用自己研发的数控系统核心技术生产的MGK系列产品,不断赢得大量市场订单。
除宝钢外,像中国一重、上海能源、中国铝业等国企也都订购了达宇的磨床。达宇的产品甚至还登陆土耳其、印度等国外市场。“宝钢用后评价说,我们产品的磨削精度和质量,可达到世界第三,今年10月宝钢还会当着全球60家顶尖冷轧企业的面,为我们开一个盛大的产品鉴定会。”洪斌说。
- 2013-05-22南安机械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争当“领头雁”
- 2013-03-20南安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园中园”培养生力军
- 2013-01-09泉州机械行业争先研发 科技先行抢占领域制高点
- 2012-12-30泉州机械装备制造业:从聚集走向“聚变”
- 2012-12-18宝马展难掩行业低迷 工程机械业或将步入调整期
- 2012-11-14重视质量许可证 泉州机械产品成为出口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