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央企民企合作有了“2.0版” 全方位“提携”
东南网6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通讯员 肖咸强)在“中国石油化工城”泉州泉港区,民企依托央企、国企,通过上下游对接实现发展,这已不算新鲜事。而今,央企、国企又在管理、人才、技术等各领域,全方位“提携”民企。这标志着,泉港民企与央企、国企迈入深度合作阶段。
17日,记者走进泉州首家登陆深圳创业板的中小企业——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公司大口径埋地排水塑料管等多条生产线仍满负荷运行。“没有央企的倒逼和助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公司董事会秘书杨辉说。
早年生产传统中低端塑料管道的纳川,在行业技术领域默默无闻。2004年公司成为中石化的一级供应商后,压力陡增。“中石化这类央企对供应商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产品质量过硬、材料低碳环保,还要我们拿出安装、售后等一整套系统方案。”杨辉介绍。
中石化派出技术和管理团队,挂钩协助纳川。技术攻关、业务培训、制度创新……一系列变革,逐步在纳川展开。尤其是这一两年,纳川有了巨大变化:大口径埋地排水塑料管生产技术取得突破,分步复合缠绕承插式结构壁管材及加工方法等4项生产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销售工程师与客户面对面直销的方式赢得市场。
中电投、中广核等央企,也将纳川作为供应商。今年,公司更是进入“2013福布斯中国潜力上市公司百强”。
更多类似的深度合作,在泉港上演——
民企东鑫石化,近年来先后从中石化等央企聘请20多名技术管理人才,从原料输入到成品评审、从生产制造到安全环保、从质量管理到行政管理,央企的质保体系在公司生根发芽,公司顺利通过安全环保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民企隆汉物流,在中石化、福建东南电化等的帮助下,在场地、运输管理、仓储、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整合,建立起一套快速、安全、便捷的配送服务体系。
……
“央企、大型国企多,是泉港的一大特色。央企、大型国企发挥自身优势,与民企深度合作,极大推动了泉港民企的转型升级。”区委书记洪自强说,去年以来,该区实施“提升工程”,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企地联席会和专家服务团,以进一步促进民企与国企、外企之间的交流合作。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金龙则认为,“提携”民企对央企、国企同样有好处,“首先,泉港多数民企是作为央企的配套而存在的,它们的规范发展与不断壮大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完整;其次,民企做大做强,持续改善了地方的营商环境,也就优化了央企在地方发展的环境”。
记者点评>>>
当前,有关“国进民退”、央企争夺民企生存空间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泉港区央企与民企迈入深度合作阶段,意义倍增,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层思考。泉港区的案例证明,在一定的经济生态中,尤其在央企占主导地位的地方,若两者关系处理得当,民企的生存空间将得到拓展,而不是被压缩。两种经济体,不能用简单的竞争冲突来定性。笔者以为,在泉港区,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携民进”。
(何金)
- 2013-06-12泉港区200余名船东集训 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2013-06-12泉港打造“六个一”特色文化品牌 完善服务体系
- 2013-06-08泉港投入250辆警用自行车 用于村道日常巡逻
- 2013-06-08中断40多年后重焕生机 泉港东山村复办北管基地
- 2013-06-05泉港界山农民返乡创业有人帮 可获得技术培训
- 2013-06-04泉港区250辆警用自行车投放使用 进行村居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