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4名中小学生不辞而别 孩子为何离家出走
原因:感情疏远 寻找“共鸣”
“孩子离家出走与家长教育不当、沟通不够有一定关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巧敏分析,家庭教育的缺失,比如家长忙,缺少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觉得自己与家人疏远了,需要出走找“亲近的人”。承受挫折能力差是许多孩子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他们无法面对和接受挫折,当压力袭来时,他们便以不计后果的出走来逃避现实。
据分析,孩子离家出走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本身的意愿,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影响也很大。一些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一味地对孩子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孩子的神经每时每刻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情绪积蓄过度,就可能产生出走的动机。一旦发生了对孩子触动较深的事情,他们就会付诸行动。
泉州人文社科学者朱学群认为,经常离家出走的孩子对家庭缺乏归属感,对父母缺少亲情和依赖感。人最初的依恋是“血缘依恋”,儿童本能地以父母为依恋中心,以家庭成员为依恋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冲淡了家庭的依恋。特别是进入青春期,追求独立的人格,当遭遇父母的暴力教育时,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出走随时可能触发。
此外,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结构而形成了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现在许多家长过分爱护小孩,让小孩的私欲心膨胀,一旦不能得到满足,便会以出走相要挟。
对策:察言观色 注意沟通
“多察言观色,多关心孩子,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林巧敏建议,家长要经常跟孩子沟通,在关注孩子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及时掌握他们的情感动态。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但不是溺爱。”她说,家长要努力做好“减压”工作,坦诚地面对现实,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不满通通说出来。家长冷静思考,勇敢地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交心的基础以后,进一步与孩子沟通,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她认为,教师也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出走过或有出走念头的孩子,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和分析,防患于未然。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要增强自我抗压、抗挫折能力。遭遇挫折时,可以多跟同学、朋友聊天,释放心理压力。也可以找师长交流,寻求解决方法。
朱学群认为,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家庭的原因所造成的孩子离家出走,都可能给他们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都会给学校和家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家长和老师应当增强教育孩子的艺术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孩子一旦具备了健康、乐观的心态,就能大大减少处理问题的盲目性与片面性。
“可以经常和孩子一同外出、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创造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教会他们明辨是非曲直,分辨善恶美丑,考虑前因后果,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也很无奈。”朱学群认为,一般情况下,孩子要离家出走,事先会考虑很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留心孩子的反常举动,并进一步做好疏导工作。
- 2013-06-27晋江12岁少年失踪数日 父母遍寻无果几近崩溃
- 2013-06-27妻子因吵架离家14天 丈夫道歉承认错误寻妻
- 2013-06-26中考前男生离家出走 9天音讯全无父亲抹泪盼儿归
- 2013-06-2512岁永春男生毕业考没考好离家出走 父母苦寻盼其归
- 2013-06-14泉州两初三女生不辞而别 出走福州理发店当学徒
- 2013-06-1417岁河南少年漂流记:出走4年 流浪泉州身无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