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成带领农民致富 全国种粮大户执著农业33年
创办农场
33年种稻约26万吨
8月18日,陈立成承包的1270亩水稻田全部收割完毕,共收成62万多公斤早稻。这几天,他既忙着晒稻谷,又忙着与各地粮站或农业局签订商品粮、储备种的收购事宜,还要忙着组织工人给晚稻施肥喷药。这种忙得不可开交的日子,他乐在其中。
1957年,陈立成出生在晋江西滨镇跃进村。年幼时,家境贫寒的他没有上过一天学,直到1978年才在西滨农场扫盲班里参加了三个月的文化学习。之后,他在家务农。1979年,部分地区开始承包耕地,实行生产责任制时,他创办了“私人农场”,承包了国营西滨农场510多亩的土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3年开始,陈立成又陆续承包了部队和西滨镇总共950亩左右的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田。三年前,西滨镇没地耕种,这位远近闻名的“黑老汉”不死心,继而又承包了晋江池灶镇三吴村和杨美村1270亩的土地。
从1979年创办至2012年,他累计规模承包经营总面积13.42万亩,种植水稻面积达26.84万亩,累计出售优质稻谷25.74万吨,相当于我市四分之三人口一年的口粮。
依靠科技 辟出330亩试验田
今年春季,晋江农业局推出的四种再生稻实验品种在陈立成的稻田里落种,每个品种占一亩地。收割时,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和陈立成才发现,有两个品种早熟,另两个品种晚熟,成熟期相差20天。
据悉,新品种实验,如果第一年拿四分地来实验,第二年就要扩大到四亩地,第三年继续扩大到四十亩,只有在这三年都实验成功的情况下,新品种才能大范围推广使用。而在实验到第三年才失败的例子,陈立成也碰到过。但是,在这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他从来没有迟疑过:“农业生产存在靠天吃饭的风险,如果要把农业做大做强,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多年来,他积极承担省、市优质稻生产、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示范,以及新品种、新机具的试验展示。就各类新品种的实验,他辟出了30亩的实验田,再生稻新品种的实验则辟出了300亩土地。他说,再生稻如果实验成功,能省很多钱,而且再生稻早收割,对冬种有好处。
传经送宝 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是陈立成多年来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为周边农户提供机耕、育插秧、喷药、机收等服务,发挥大户带小户的示范作用;钻研、总结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邻近场户,这些似乎都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帮人要帮在源头上”。
晋江市种粮专业户协会会长助理林清楚这样评价陈立成:他对农业的贡献,更大程度地体现在重视科技力量,积极推动新品种实验,为广大农户们提供了享受农业科技进步成果的机会。
除了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在有关部门的提议下,陈立成主动辟出3亩地作为学生的农业实践基地。他说,如今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只知道大米是从超市里买回来的,不知道大米还得经过育苗、插秧、施肥和收割等程序,所以,让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农业实践,有助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义。
- 2013-09-02永春老茶农林健明:开荒山种茶 重生态富民
- 2013-08-30开展1000多个项目 王东育:志愿之火燃起燎原之势
- 2013-08-29农民工的化蛹成蝶 陈随丽:巧手织出多彩人生
- 2013-08-27他退休后以学堂为阵地 播撒文化种子绽放文明之花
- 2013-08-26潜心研究20多年 李革:致力创新的行业带头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