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村袭武道犹存 泉州习武之风一直盛行
周焜民
【专家论道】
遥想当年,泉州习武之人95%都出自南少林武术
——对话泉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国家级非遗项目五祖拳代表性传承人、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主席周焜民
主持人:泉州地面上出现的各种拳术、阵法还有刣狮项目,有没有它们共同的发展脉络?您觉得“南少林”是个怎样的概念?
周焜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它们被归类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只是为了方便归纳。南少林门下拳种丰富,除了空拳外,还结合器械。结合了民俗表演,就成了刣狮。运用到军事上,就是古阵法了。各门类项目大都离不开五祖拳,都是南少林家族的重要成员。
在我看来,“南少林”这个词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门类众多的南少林武术;第二层意思是泉州南少林寺这个平台;第三层是南少林武术对泉州人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主持人:南少林武术是怎样走出国门的?
周焜民:主要是随着闽南人漂洋过海到了海外。这些华侨有人会系统的南少林武术,就在海外开设武馆,传播给更多的人,史料上最早记载的是在1890年,但实际的时间可能更早。
泉州南少林武术最早的走出去交流,要追溯到1928年。当时南京“中央国术馆”打擂台,永春国术团参加,就带去了永春拳,也就是李小龙、成龙打的“咏春拳”。1929年,应陈嘉庚先生的邀请,泉州的队伍出访东南亚表演。
到了1989年,泉州武术协会再度应邀参加东南亚武术交流大会。这是时隔60年后,泉州武术团体第一次走出国门交流。随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4个武术团体签字,发起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确定每年在发源地泉州举行交流大会。
24年来联谊活动像滚雪球一样,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五大洲的武术团体参加,他们的成员都自费前往泉州,各种肤色的成员互相切磋武艺。对泉州来说,南少林成为一张重要的名片,和泉州其他文化一同成为城市的软实力。
主持人:南少林武术群众基础好,有意思的是本地人喜欢,国内、国际上都很接受南少林文化,它的魅力在哪?
周焜民:看现在的非遗传承人中,老中青都有,整体传承得比较好,但是要警惕一些阵法等古老项目遗失。我们曾作过一项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前,95%的习武之人学的都是南少林武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信息接收的渠道更多,泉州就有20多种拳法流传,不过南少林武术依然是群众基础比较好的项目。
大家都能接受,是因为武术是“无阶级”的。不管什么国籍,是富有还是贫穷,大家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学,都能实现健身、交流和防身的目的。
- 2013-09-07三风雅人物亮相“大擂台” 展现刀尖江湖指尖艺术
- 2013-09-0780后小伙“献锦囊” 产品包装印古迹泉州更响亮
- 2013-09-07日韩文化学者眼中:泉州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 2013-09-06中日韩专家学者齐聚泉州 献计“东亚文化之都”
- 2013-09-06东亚文化之都成最亮名片 泉州形象片B版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