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乱象:山寨货、水货、三无产品混迹于市
国庆黄金周,进口食品市场又将掀起消费高峰,记者暗访发现诸多问题,“山寨货”、“水货”、“三无产品”混迹于市,隐患不少。
进口食品乱象 记者暗访发现山寨货、水货、三无产品混迹于市
本报讯 (记者 陈士奇 通讯员 李惠军 潘雅玲)国庆黄金周是消费购物的高峰期,尤其是休闲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食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记者近日暗访时发现,进口食品并非都是“高质量”的代名词,隐藏诸多隐患,“山寨货”层出不穷,不少制造商和经销商绞尽脑汁塑造“外来形象”,博取高额利润。
泉州检验检疫局2012年共检验检疫从泉州口岸进口的食品484批,价值1.17亿美元,与2011年分别比增93.6%、72.48%,主要包括水产品、酒类、坚果类、饮料类、休闲食品等5大类,涉及进口食品企业达到36家。进口食品激增,与之相应的是专营店、超市销售专柜、网店都在日益递增。其消费群体不仅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许多中老年消费者也加入其中。
但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许多潜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写满洋文的“山寨货”、从非正规渠道流入的“水货”、海外“三无产品”混迹于市;因没有中文标签,误购过期食品的情况时有发生;网购到货,却发现“图货不符”并不少见。
泉州检验检疫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缺少正规中文标签、没有通过规范程序、合法渠道进口,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其产品在原材料使用、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一些食品还可能存在微生物、重金属超标,甜味剂、染色剂、防腐剂等添加剂不合格等问题,而经过长时间的运输以及储藏,一些进口食品还可能遇到质量受损或发生二次污染的风险。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消费者不仅应看清其包装是否有正规的中文标签,而且要学会通过标签上的商品条形码确定其产地,或是向商家要求查看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这些方式都有助于辨别进口食品的真伪。 同时,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进口食品,选购时应理性。
名词解释:
进口食品,是指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入中国大陆口岸的食品。
图片说明:进口食品市场看似高端,但却藏有不少质量隐患。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971批,涉及项目包括微生物污染、添加剂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等等。“伪进口食品”、“三无产品”亦增加了这个市场的乱象。
- 2013-06-17从“撒豆子”开店到创新经营 进口食品店竞争激烈
- 2012-12-03毛利率超20% 高端进口食品店成连锁加盟新宠
- 2012-10-17禁售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 石狮开展食品安全整治
- 2012-05-17石狮整治进口食品 5家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被查处
- 2012-04-09石狮天价“洋食品”咋就那么红 身价过高且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