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融入越“有感” 让文化遗产在贴近群众需求中释放更大能量 “府文庙是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也是第五批国保单位。这处没有围墙的古建筑群,不能仅仅承担博物馆的单一功能,而要继续承担延续文脉的历史功能,将文物本体的物质性保护,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非物质性保护结合,传承府文庙儒学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功能,拓展其融入当下的社会功能。”在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看来,近年来,府文庙活化利用的一系列举措,正是泉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时代需求,释放更大能量的生动实践。 目前,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下,府文庙四座专祠,全部对外开放展示。既展出古建筑群原貌,又呈现活态非遗项目、文物艺术展览等—— 李文节祠设为“泉州府文庙南音乐府”。坚持举办非遗活态展示,由泉州市直专业演出团体及泉州艺校等,带来每周4场的公益演出;常年开展南音等传统戏曲展示活动。 庄际昌状元祠秉持“在状元祠里阅读”的理念,设立“百姓书房”。 崇圣祠作为临时展厅,适时举办小型文物、艺术展览。 蔡清祠开辟为《泉州文库》整理编纂出版委员会办公场所,利用其收藏、出版的古籍文献,常年举办儒家典籍书库展览。 平日里,从年初持续至年底,府文庙及广场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辐射老中青各个年龄层。元旦的少儿南音快闪踩街,每年春秋两季的开学拜孔子、送红蛋活动;去年起,每年超过50场“百姓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在此上演;作为学生研学基地,中学生在此进行神圣的成年礼、拜师礼;每年7月至8月,长达两个月的“欢乐泉州”广场活动场场爆满…… 2016年和2018年,府文庙两受央视青睐,成为春晚和春晚戏曲晚会的分会场。泉州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的一幕幕,让更多人所熟知。(记者 蔡紫旻 孙灿芬/文 林劲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