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泉州民生 >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人文第一街变迁——千年西街 人间烟火

2019-12-06 08:41:32 殷斯麒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培源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洪泓(左)乐当古城讲解员,传播古城文化。

洪泓(左)乐当古城讲解员,传播古城文化。

朝圣之地 包容的世界宗教大观园

史料记载,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东起双门前(即今钟楼下),西至唐故城西门素景门(即今孝感巷口)。

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时,拓展城区范围,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到了五代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对泉州城重加版筑,西城门(彼时称“义成门”)又移到今天的西街西端与城西环路交叉路口,西街总长得到很大的延伸。至此,西街路线基本定型。1923年拓改马路,西街沿街建筑随着时境变迁,逐渐成了现在的样子。

十三四世纪的泉州,以“东方第一大港”的宽博胸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各种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也得以在此无拘束地交流、传播。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发生、发展、繁盛,外来宗教如佛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以及中华传统的儒教、道教,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

在西街,佛教寺院开元寺与基督教堂并立,诉说着多元文化融合的故事,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除了东西双塔,开元寺至今还留存着丰富的宗教文物。以印度教为例,开元寺里的大雄宝殿月台前须弥座的束腰下面,有73尊印度狮身人面像浮雕;殿里24尊飞天妙音鸟与古印度文化息息相关;殿后廊两侧古印度教石柱雕刻着古印度教传说故事,出现了毗湿奴等形象,是历史上中外友好往来的形象见证。

“这些年有不少印度人来‘寻根’,寻访自己祖先留下的宝贝。有位在厦门工作的印度学者专程来到开元寺,看到狮身人面像浮雕时泪流满面,激动地说能在中国亲眼看到了历史书上记载的实物,觉得亲切又感动。”闽南文化研究学者、闽南语作家洪泓是地道的西街人,对于开元寺历史和文物颇有研究的他接触过不少专程前来寻访的外国人,“很多外国人都惊叹这些只能在国外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隔着看的东西,在开元寺随处可见,赞叹这里是一座包容的世界宗教大观园。”

1  2  3  4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