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茶书房”相关课程为基础形成的古城文化讲解“李家班” 做星火燎原者 让文化自信渗透入泉州人血脉 文化传承,需要前赴后继,更要星火燎原。持续深耕的“老李”,如今已影响带动跨越年龄和阶层的更多人。 “活生生的历史,就在泉州的街巷中。”甲第巷106号,是被誉为“中国化学界一面旗帜”的庄长恭先生的故居。民国时最高科研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会的合影中,庄长恭先生前排站立,与他一同合影的是茅以升、竺可桢、朱家骅等30多位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今年4月底,老李在“一茶书房”公众号甲第巷第一期故事里,讲述庄长恭先生及其故居文物的故事。“推出后,不少读者自豪感慨‘我们泉州先人这么厉害’。就连庄先生海内外的亲友后裔,也对泉州人了解历史、惦念庄先生辗转表达感谢。” 围观就是力量。“不少文保点,我们几年当中多次踏勘。有的第一次去湮没在杂草间,第二次去就有了很大改观。有人关注,重新唤醒了文物所在地镇村街道、干部居民对历史和文物的珍视。” 丰泽区医务工作者黄爱卿,因第二期古城讲解员培训与老李相识,继而成为“李家班”骨干成员之一,32次参加文保点实地踏勘。“受李老师影响,我对泉州历史文化兴趣越来越浓。直接间接带动下,我们家四姐妹都参加并通过古城讲解员培训,我们姐妹的五个孩子在大人熏陶下,都成了泉州海交馆小讲解员。”黄爱卿说,以前外出旅游怕说“泉州”大家不知道在哪,如今,对城市越了解越自信。 长期以来,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泉州自上而下出政策、推举措。与此同时,像李以健这样热心的民间传承力量也接力互动,凝聚“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共识。“从明天起,我们和老李合作的鲤城区古城文化传播人才培训班将正式启动。”鲤城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说,首批参加培训的60多人,除了少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更多是社会招募的青年学生、街巷居民、学校老师等。培训内容的包括红色革命文化在内的古城历史文化,“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片有故事、有热血、有辉煌的土地,留住历史根脉,升腾底气自信,传承振兴中华文明”。(记者 孙灿芬 庄丹丹/文 李以健/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