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泉州民生 >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古城29条小巷综合提升 下足“绣花”功夫

2020-11-20 08:38:33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各街巷根据定位 实施差异化施工方案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古榕巷的项目现场,工程人员正在进行地下管网的铺设。9月12日起,工程人员开始进场施工,他们将在管道内铺设通讯线路和电力线路,后期还将铺设燃气、自来水等管道。“这叫打桩隔离槽,是我们的施工创新发明。施工前先在街巷两侧挖开两道隔离槽进行打桩,既可以保证主路面正常通行,也能减少对两侧房屋的影响。”泉州古城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经理李思达介绍。

记者获悉,花巷、承天巷等14条街巷为重点提升项目,将发挥西街以南区域的防洪排涝功能,梳理交通节点,提高通行能力,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居住环境;会通巷、帽巷等15条为一般提升项目,主要解决雨污分流,梳理电力电信等架空线路。在标准工艺流程前提下,不同街巷将根据各自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施工方案,做到因“巷”制宜。

每条巷设“街巷长” 改造下足“绣花”功夫

在29条街巷的施工中,最为狭窄的是帽巷,只有近90厘米宽。在不到一米的巷子中开展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帽巷改造可谓下足“绣花”功夫,为节省空间,施工中采取了很多创新措施。一是创新采用管线立排法,将雨水管和污水管立排,即雨水管置于污水管之上,在检修位只建一个检修井,在井内再挖一个小型检修井通到污水管,形成“井中井”“盖中盖”,方便后期维修或施工。二是预留的电力管道和电信管道立排,减少占用空间,解决街巷通道空间不足的难题。而由于街巷窄,施工中主要采取小型钩机、小型三轮运输车等“微缩版”施工设备。

李思达介绍,针对街巷两边商户密集、人流量大等情况,项目采取“不扰民、少扰民”的作业方法,分段推进,及时回填,铺设临时便道保证居民出行。“我们不仅追求工期效率、项目质量,而且注重对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细心呵护古城的一草一木,留存古城风貌。”

(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施远圻 魏亚莉 文/图)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