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文旅 > 正文

15项世界“非遗”项目代表齐聚泉州交流人才培养

2020-11-20 09:12:3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常态化推动“非遗”进校园

“非遗”项目进校园,是拓展后继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与会专家就此作了专题探讨研究。

“‘非遗’项目进校园,首先要有政策保障,不仅文化艺术的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只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说,泉州是“戏窝子”,如果每个艺术院团都能常态化进校园传承戏曲文化,就能培育成千上万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这样优秀的“非遗”艺术传承、传播就不愁没有后来人了。

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品仙也到场分享,她至今已经培养了数千名侗族大歌后继人才。她说,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非遗”项目,增强文化自信和荣誉感,这样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传承和传播工作。

“与过去相比,我们当前的非遗传承是在‘两条腿’走路: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正规学校教育传承并行不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说,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积极参与。

发展演艺促进表演艺术传承

表演艺术根植于日常生产生活,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活动还持续关注演艺生态与表演艺术传承发展问题。与会人员认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15个表演艺术类项目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它们历史悠久、艺术精湛、鲜活多彩、历久弥新,已深深融入民众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王福州表示,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绩效、技艺仅仅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要做好非遗工作,传承人是重中之重,要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当晚,与会人员还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看福建木偶专场演出,整场演出由提线木偶戏《四将开台》拉开序幕,这场演出不仅有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晋江掌中木偶戏精品献演,还有漳州、厦门、龙岩、南平、宁德等地的优秀节目参与交流。

 (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庄建萍 文/图)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