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234”工作机制提升人居环境 池店唐厝村实现乡村治理“三连跳” 2016年,晋江市池店镇唐厝村存在干群关系紧张、公地被侵占、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被晋江认定为“薄弱村”。2018年,唐厝村脱掉“薄弱村”的帽子。2019年,唐厝村村支书被晋江市委组织部确定为“领头雁”培育对象。2020年,唐厝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从“薄弱村”到示范村,5年时间,这个位于池店镇政府西北角的村庄,实现乡村治理“三连跳”。而这一切都要从村容村貌的变化说起。 “最近几年,唐厝村采用‘1234’工作机制(‘围绕一个抓手、落实两项制度、做好三个统筹、实现四个提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不仅使得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村两委也获得了党员群众的肯定。”唐厝村党支部书记唐太强介绍,这几年唐厝村不仅进一步夯实了村级基层组织基础,缓和了干群关系,也重获群众的信任,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基层组织的号召力。 力往一处使 关系紧张村成了和谐村 12月,唐厝村下桥小区商住楼对面空地的经营租赁项目将进行招投标,如空地成功租赁,唐厝村村财每年将增加10多万元。 这一地块约2万平方米,是村里的公地,曾被村民长期占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村集体收入,唐厝村组建起村民议事会,通过议事协商,制定了《唐厝村公地清查收回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清收工作。 清收过程中,唐厝村共拆除搭盖12宗,清收公地30余亩。不仅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村级农贸市场,每年村财增收30万元,还开辟出停车场用于出租,每年又增收10余万元。下一步,村里还拟规划建设村级物流园,既解决公地乱搭盖问题,也提高村级土地使用率。 “凡是村里的大事,党员、村民大家一起来参与、促成,大家力往一处使,村庄自然越来越好。”唐太强说。 同时,唐厝村还重点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每月至少召开3次两委会,并邀请党建指导员列席,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加强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为群众办实事奠定基础。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村级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唐厝还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前往厦门曾厝垵、磁灶镇大埔村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和学习,让大家一起为村庄发展出谋献策。 在议事协商、整治人居环境过程中,一批矛盾得到化解,干群关系也日渐和谐。 听取好建议 村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每天清晨和傍晚,不少唐厝村村民都喜欢到螺山公园散散步、喂喂鱼。 “每天来锻炼的人很多,附近村庄的村民也爱来,大家都说村民很幸福,有这么好的公园可以锻炼。”喜欢晨练的村民老唐笑着说,他每天早晚都要来螺山公园散步一趟,看着公园的美景,心情也变得很好。 据悉,螺山是紫帽山的支脉,外形如螺,也被称为螺峰,是池店镇少有的山丘。 2017年,不少村民反映村里缺少活动场所,唐厝村便通过议事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向32户村民“借地”,并在党员、群众的支持下,完成螺山上145个坟墓迁移工作,建成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螺山公园。整个公园依照山体自然地形轮廓建设,充分保留和利用了原有的植被资源,绿化率超70%,公园与山体浑然天成。 不止螺山公园。此前,为提升村容村貌,唐厝村还通过议事协商,团结干群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先后动员4户村民无偿“拆房让路”,通过“缩墙”“削墙角”,为村内交通提供便利;修建起1300平方米的灯光篮球场;改造了18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大家的生活品质。 大胆多借力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016年以来,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唐厝村统筹用好市级、镇级、村级三级资源,大胆借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通过晋江市级部门协调,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专家团队走进唐厝村,围绕最美乡村创建进行授课和调研,并尝试与高校合作,在唐厝村设立了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唐厝村美丽乡村建设微景观创作实训基地。以晋江市委组织部、农业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乡村微景观营造为契机,唐厝村有效改善主干道两侧空地闲置及墙体杂乱等问题,建成具有创意性、创作性和实用性的微景观作品。 同时,借助镇级扶持,唐厝村争取到电信、移动、电力等部门支持,对全村的缆线进行归置整理。今年以来,唐厝村共清理了60多条缆线,解决村里架设的缆线多、杂、乱等问题。 通过发挥村级力量,唐厝村不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环境整治中。 被唐厝村村民广为“点赞”的,还有村里推行的项目“三定”责任制。该制度将全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进行细化,并纳入村级年度重点工作,组织村干部、党员认领,发动热心群众参与。同时,做到定时间,即要求工作限时完成;定责任,即进行责任分解到人;定成效,确保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这几年来,唐厝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带动村级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使得村容村貌变了样、村民生活品质提高,也让村财增收能力、党组织凝聚力全面得到提升。 (记者_曾舟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