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文旅 > 正文

泉州文庙及学宫:在宋元海洋贸易发展中绽放思想光芒

2021-04-12 08:47:1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产物

为何在宋元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能产生规制等级如此高的文庙?这或与宋元时期泉州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关。

宋元时期,泉州经济实力雄厚,海外贸易发达,史称“东方第一大港”。何振良介绍,南宋时,南外宗正司在泉州设置,成为管理迁居泉州的南外皇族群体的机构。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南外皇族群体的到来,提升了泉州的消费能力,带来中原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艺术。他们还积极参与海洋贸易,在九日山祈风石刻里,就能找到有关赵氏宗人的痕迹。皇族重视教育,在泉州古城的古榕巷内的南外宗正司宗学遗址表明,这里曾有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学存在。

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社会的繁荣,推动着文化教育大发展。自宋代起,泉州地方官府创办州学,县学也普遍设立,规制趋于完善,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课,集尊孔祭祀与日常教学于一体。 

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

宋代理学家朱熹称赞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泉州文庙及学宫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场所,也是人文教育、传播儒学的中心,是古泉州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与思想呈现。

史籍记载,自唐贞元八年至清光绪三十年的1100多年中,共有2454名泉州人高中进士,不少人在文学艺术、史地经济、科技发明、军事、学术等方面卓有建树,他们中就有大家熟悉的欧阳詹、曾公亮、苏颂、蔡襄、梁克家等。这些杰出人物脱颖而出,与文庙的文化熏陶息息相关。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原主任陈鹏鹏说,宋代,泉州专设贡院,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将位于古城肃清门附近的部使者馆,改建为贡院,遍植桂树,题额“万桂堂”。新落成的贡院,可容纳每年三千余名童生应试,他还亲自在贡院举行宴会,饯送士子上京赴试。后来的知州倪思、真德秀等人,多次扩建贡院,使泉州贡院成为福建最大的贡院。宋代理学家朱松、朱熹父子,先后在泉州地区创立书院,传播理学思想,开辟了自由讲学、学术研究的阵地。

宋代泉州教育发达,出现世家大族,培养出大批优秀人物,也诞生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佳话。

“父子一榜,昆季同年”,说的是南宋绍兴元年(1190),泉州举子赴汝仿与父赵善新、叔赵善契同时登榜。“一门三世五进士”,说的是惠安人崔拱,其子崔正则及崔丽则,也为进士,崔丽则的两个儿子崔守臣及黄臣,则皆是举士。宋代曾出现“一门四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曾公亮,历仕三朝、为相15年;其次子曾孝宽为吏部尚书、资政殿大学士右丞相;曾公亮的曾孙名曾怀,为右丞相,与南宋名臣、泉州人梁克家同朝为相;曾公亮四世从孙曾从龙系状元,宋宁宗赐名从龙,为枢密使。

泉州文庙及学宫是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一群体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宋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修建洛阳桥,南宋时期,宋宗室赵令衿主持修筑安平桥与东桥,这些兴建于江海码头的桥梁,推动泉州海外贸易发展,建设者先进的造桥技术,至今闪烁着科学与理性光芒。

1  2  3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