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购买鸡鸭苗、饲料,送到郭先生家中。 公益超市开业现场 因为种种原因,温暖了泉州人10年的永恒阳光馒头店将于本月关闭,该消息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和热议。不少人认为,馒头店仅靠个人投资和爱心人士捐款,无法实现自我造血,难以长期运营下去。 连日来,泉州晚报连续关注探讨公益项目如何可持续运作,报道了晋江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通过自我造血项目“英林心·心商店”,让慈善事业变得可循环,还开了分店。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泉州圆梦义工永春服务站就开办了公益超市和农业合作社,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记者 吴志明/文 受访者/供图 公益超市“自我造血” 盈利资金捐给困难群体 泉州圆梦义工服务中心永春服务站2015年正式成立,在永春开展过许多公益项目。一直以来,服务站用于帮扶的资金一部分来自社会捐助,更多的是义工们的捐款。服务站负责人当时就在思考,单靠社会捐款的“输血”型公益道路无法走远,只有“自我造血”才能使公益组织的发展趋于稳定。2015年年底,泉州圆梦义工永春服务站开始筹备公益超市,制定了“超市收入全部用于公益”,坚持“账目公开、透明”等原则。义工们希望,转变以往有需要捐助再筹集资金的方式,以公益超市的开办,让市民在购买用品的同时,也为公益献出一份力量,将盈利的资金用于捐赠给困难群体,让爱心公益持续开展。 2016年元旦,位于永春县五里街西菜市场附近的泉州圆梦公益超市开业,超市80多平方米的店面,是义工王小龙捐出来的。柜台、收银机等设备,是服务中心、义工们及爱心人士捐款购买的。超市销售的产品,多数是批发商先行铺货,卖完再结算,有些甚至是厂家捐献的。因为超市的公益性质,从批发商进到的货物大多能享受优惠,售价也更便宜。义工们在超市设立了“爱心柜台”,只要凭残疾、低保等相关证件,可以在柜台购买到比市价低廉的粮米、油、日用品等。 没多久,位于永春县石鼓大桥附近的第二家泉州圆梦公益超市开业,除了销售生活用品、代销农产品外,超市还增设了调解室和反家暴庇护室,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等。借着第二家超市开业之机,圆梦团队将首家超市的盈利所得捐给27户困难家庭。 代销滞销农产品 “输血”“造血”相结合 “2017年,因为两家超市的位置比较偏,我们关停了,但我们的公益脚步并没有停下,而是转型经营农业合作社,并注册了自己的农业品牌。”永春圆梦义工服务队刘永祥介绍,长期走访帮扶是圆梦义工的日常事项,他们也探索出新的公益帮扶方式。义工们在下乡走访时,遇到贫困户农产品滞销,就帮忙销售。2017年8月13日,永春圆梦义工服务队对石鼓镇郑同学进行回访,郑同学的父亲犯有重症肌无力,母亲一目失明,全家靠爷爷田间劳作所得维持生计,当时茄子到了丰收的季节,由于山区交通闭塞,茄子滞销,义工们当即帮忙打包好,用车子载到永春义卖,卖完再将钱款送到郑同学家。 提供技能帮扶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我们似乎或多或少地秉持一种惯性思维——更多地是给予贫困户物资帮助和心灵的关爱。因此尽管各方努力,还是有不少贫困户劳动力长期待在家中,这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更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能不能从这些人身上做文章?我们决定改变单靠物资资助的方式,探索新型帮扶形式。”刘永祥介绍,2019年,在与仙夹镇郭先生全家人沟通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养殖帮扶计划。义工们自筹资金1200元,购买鸡鸭苗。当年4月27日,永春圆梦义工一行十几个人再次来到郭先生家,带着25只鸭苗和5只鸡苗,以及一大袋饲料。没有地方喂养,义工们就到山上砍竹子,搭建起了鸭棚,鼓励他认真养殖,养大后由他们代为销售,“那批鸡鸭养大售卖后,郭先生又养了几批,家庭贫困状况有所改善”。 记者了解到,永春圆梦义工还带着爱心物资以及公益电商的收益,分别到蓬壶、石鼓等几户受助家庭走访,将公益电商的收益分发给对应的受助家庭。为推动残疾人应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和就业,永春圆梦义工服务队与789电商联合对特殊家庭(残疾人)实施电商精准扶贫。从提供货源到培训上岗操作到售卖一站式免费服务,或者委托专业电商团队免费托管,收益全部给予受助者。圆梦公益电商的开展是解决残疾人灵活创业、就业的一次探索,为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创业和就业等问题。该项目在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中荣获公益扶贫项目组第三名。残疾人吕联炳说:“圆梦电商精准扶贫,给我们残疾人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感谢圆梦提供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