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十洲人 世居泉州的“蕃商”经时间洗涤已深度融入当地,和原住民联秦晋之好取得永久居住权,已成寻常事,他们甚至刻苦努力学习争取功名并自我标榜为耕读人家、诗书门第。《方舆胜览》载:“诸蕃有黑白两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每岁以大舶浮海往来,改象犀、玳瑁、珠玑、玛瑙、异香、胡椒之属。”阿拉伯人娶汉人为妻,名门世家互相通婚,生下的子女被称之为“半南蕃”。至今仍生活着丁、郭、金、马、蒲、铁、卜、葛、富、夏、米、闪、温、杨、黄等十几个姓氏的老外后裔。这里有记载“回半城”“蒲半街”的叫法,人称“十洲文化”。泉州老岁阿(老人家)至今还朗朗上口诵呼“丁家的胡子、苏家的鼻子、郭家的脸”。而知书识礼者也可入职官员及通译,以利往来贸易。宠大的欧洲人、阿拉伯人、高丽人众多洋人集居于城南“蕃人区”,穿梭于城市之间。头顶一块布阿拉蕃伯最富,他们一手拿《可兰经》,一手拿商品窜街过巷。就业于“蕃坊”,就学于“蕃学”,死后葬在“蕃客墓”。曾有一位在刺桐城故去的埃及人在墓碑上留下“番客墓”这样自我调侃语句的“墓志铭”。其身可为官入仕,身后子女还可依法继承遗产遗物。如今博物馆还珍藏有三百多块刻若如阿拉伯、波斯、叙利亚等“蚯蚓”般文字的墓石。 翻检资料发现史载,南宋末年开始,就已经有刺桐商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直至宋元则是高峰期,往来生机勃然。由刺桐港联袂出海的船舶,远及于暹罗湾、爪哇海、马六甲海峡乃至印度洋、波斯湾海域。在我们这里出去的人管家乡叫“唐山”,而家里人管归来者为“蕃客”。北宋时期,这里设立专门接待外国宾客的“来远驿”,迎接过众多琉球、高丽使者和蕃商,他们踏着石头街古老的石板,遥想当年“华夷杂处,商贾云集。”他们受到最惠国待遇,这也显示出宋元泉州对于外贸重视程度,不免让人心向往之。 据载,当年侨居泉州外籍商人数以万计便有了“市井十洲人”之说。由于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幡然。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泉州城里人口约八十万,呈现出一幅繁华富庶的景象。城绕青山市绕沟,八卦沟上纵横交错,引晋水环绕,乘舟楫上下,小船在沟中荡漾开来。丰盈的内河水生生不息萦绕于房前屋后浸润着记忆。红砖白墙藤萝绕绕,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石桥牌坊,因树影影绰绰而变得朦胧,若隐若现却又因薄雾而湿漉透明。 时代是衬托物质的底色,商品是通达物质的路径。古城泉州除了有芸芸众“僧”、別具一格的“佛国气息”“圣人踪迹”以外,还有这一缕缕香气划出的悠长的轨迹,从“泉南佛国”缭绕到东南亚。把习气、人气、商气有效集聚化为泉州人在南洋乃至海外的“神气”。(作者:洪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