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碧 退伍回乡创实业 王加碧说,那个时候上战场,是绝不敢让家里人知道的。 尽管极力隐瞒,王加碧还是没能瞒过自己的父亲。去江西当兵,不久到了湖南;在湖南两个礼拜,又转向了广西崇左,而崇左已经是边境了——王加碧的行踪,父亲看在眼里。他心里清楚,儿子是去打仗了,而且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没办法,父亲也只能暗自悲伤。”谈起父亲,王加碧笑了,声音里却有几分哽咽。 虽然父亲已经不在了,但他一直都是王加碧的榜样。记者随王加碧来到了村子里的一座古厝内。那是前蔡村的王氏基金会,房屋门口写着“八闽第一家”五个大字。王加碧说,基金会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一点红包,以此送去关怀和慰问。 “当时我父亲在,很多都是我父亲捐的,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我父亲的。”王加碧上前一步,指了指芳名录右上角烫着金的名字。 1981年,王加碧光荣退伍,结束了五年的从军生涯。受到了军营生活的影响,也是想着向父亲看齐,他和几个战友商量着,组建了一所退役军人塑料厂,成功帮助百余名退伍军人就业。 1982年到1984年那几年,各式各样的民营企业陆续开办。借着民营经济的东风,王加碧来到了“鞋都”陈埭,加入了在当时仍是家庭作坊的361度的前身。正是看重军人踏实的品质,一听说王加碧是一名退伍士兵后,创始人丁建通便大胆放心地把许多事务都交给了他,包括资金的管理。 “那个时候我们一个设计师也没有,都是老董事长自己亲手设计的。走在路上,他总是在看别人的鞋子,看别人的后脚。看完回来后,就能根据自己的印象将鞋子画出来。”谈到这里,王加碧的眼里满是敬佩。老董事长的行为激励着他,让他明白要想成功,需要的是自信和坚持。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