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正文

兴废800年后 南安文庙启动修缮

2022-11-01 16:53:04  来源:海丝商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与郑成功有不解之缘

据史料记载,南安文庙初创于北宋靖康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原本在原丰州城西,后移建于原丰州城东,也就是如今的位置——泉州市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这也让它成为泉州市唯一一座跨区域的县级文庙。

南安文庙与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着不解之缘。1646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归顺清廷。国家危亡,民众陷于苦难,父亲却在此时投降,令郑成功决计起兵兴师以报国恨家仇。他来到南安文庙曾立于魁星阁旁的孔子像前,将自己读书时穿着的青衣、青帽等付之一炬,换上铠甲,佩上宝剑,从此戎马一生。

《南安县志》记载,南安文庙屡废屡兴,或庙址迁建,或庙殿毁废,或毁于流寇,或漂于洪水,或圯于地震,多灾多难。然而,历代南安人一再对之进行修葺,乃至重建,可见人们对文庙、对教育的重视。

重建时大多由历任知县、邑绅或教谕、学录、训导主持。每回重建,就会勒石立牌,纪其事、说其难、表其功。据《南安县志》与《丰州集稿》所载,南安文庙共有修建碑记15方。自清光绪年间废科举学堂后,南安文庙才真正渐渐荒废。

1913年和1915年,文庙重修,当时的南安文庙尚有主殿、棂星门、明伦堂、文昌阁、教谕署、洋池、云泮桥等存在,左侧还有朱子祠、名宦祠、启圣公祠及历代修建碑记等。直至1952年,因庙殿失火,蔓延廊庑,南安文庙被烧得仅存前门及部分残垣。

“整旧如旧”兼顾闽南特色

早在2020年9月,南安市博物馆便邀请专业考古队,对南安文庙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根据勘察,南安文庙的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节孝祠等屋面均铺有闽南建筑特有的红色板瓦,屋顶盖红色筒瓦;东西耳房墙上有一方一圆两个闽南特色花窗;大成殿除了采用闽南传统屋面构造,还采用镜面墙做法,墙体构成由下往上依次为裙堵、香线框、身堵、顶堵和水车堵。此次修缮也将对这些部分进行复原。

由于闽南临海,湿度较大,对建筑防潮、防雨的要求较高,因此,石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建筑中。南安文庙外立面主要采用花岗岩柱,石柱顶部再用木柱接通梁。为了全力复刻南安文庙,施工单位也委托了专业的石材加工厂定制石柱、石雕等构件。

“修缮屋顶瓦片要一片一片来,摸着石头过河。”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董志煌说,很多部位要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损毁的情况,比如屋顶的椽子需要掀开瓦片才知道是否有必要置换,“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南安文庙的原有构件”。

据悉,南安文庙修缮将遵循“整旧如旧”的理念,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特性。“经过加固的结构,应当全面减除隐患,保证较长时期不再修缮。”董志煌介绍,附属的文物在有可能遭受损伤的情况下才允许拆卸,并在修复后按原状归安。

此时的南安文庙,犹如一幅刚开始拼的拼图,虽仅完成寥寥几块,却已然可以感受到它建成后的恢宏气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800多年历史的文庙将重现昔日辉煌。(海丝商报记者 朱晓西 李想)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