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寻计问策在一线,提升乡村建设“认同指数” 一是听民声。构建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实地走访为支撑的治理路径,创新“工作片长+驻村干部+村级党组织”“村级党组织+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机制,镇村干部根据网格化分配进村入户,集中收集一批土地证办理、免费健康体检、农技指导等贴近基层需要、顺应群众期盼的实际问题及建议,共发动500多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万多人次,征集诉求建议1200多件次。 二是集民智。聚焦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立足实际村情,利用节日、周末等时间段,与乡贤、党员、小组长和年轻人才等召开座谈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1600余人次,召开会议34场次,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联议,通过座谈协商、辐射落实、监督纠正、同心运转的方式,落实道路修建、村级产业规划等重大事项决策59件次,化解用地、用水、建房等难题181起。 三是助民富。整合各村项目、土地、资金等资源,“一村一策”发展特色产业、特色项目,以土地规模流转、项目共同建设、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流转土地3600余亩,年产值达1830万余元,策划生成一批优质项目14个,预估总投资1302万元,如松光村、村下村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旱稻,年产值可达65万元,实现资产资源、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带动村财村民“双增收”。 坚持统筹联动在一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指数” 一是村村双向交流。采取“先进村带后进村”“大村拉小村”等形式加强村与村之间的区域合作,选派驻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参观学习、提高本领,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到后进村传授经验、指导工作,对区域内重大事项、重点工作,统筹区域内所有资源力量,联合攻坚,抱团发展。如锦水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与周边锦东村、梧宅村等行政村联合,提升修复大锦水博物馆、林逊故居等爱国华侨建筑,延长旅游发展链,打造“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二是村企共建帮扶。深入实施“村企联盟、振兴乡村”行动,全镇25个行政村与68家企业开展结对共建,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盘活村级土地、厂房和旧校舍等资产资源,实施共建项目7个。如泉州金乔物业有限公司在东风服装厂的基础上盘活闲置土地20亩打造产业园区,推动企业人才和资源进东风村;泉州敬山文旅公司盘活侨群村废弃古山石窟,打造生态美术馆,助力侨群村文旅产业发展。 三是村社合作联动。深化“支部+协会”“支部+党员示范户”等共建模式,鼓励村干部、党员能人联办各类协会,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实现由单一种植、分散经营向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其中后田鞋业协会与后田村联合共建,促进后田村100余家制鞋企业抱团取暖,并辐射周边行政村,共同推动鞋业生产产值增长;惠安校服协会助推侨群村、蔡厝村、上坂村等村校服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实现校服企业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