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热词 > 正文

五周年工作综述|晋江:蹄疾步稳奋走前列 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晋江经验”新篇章

2023-12-17 19:40:00  来源: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任编辑:陈诗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8年11月29日,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成立。五年来,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从奠基启新、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以一个又一个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泉州样板”、“泉州经验”,践行人民至上、尊崇军人的初心。为回顾总结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全市军地各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展现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广泛开展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奋斗历程、丰硕成果,东南网近日推出系列报道。


五周年工作综述·晋江市


2018年12月30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退役军人工作拉开了崭新序幕。


五年来,晋江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为目标,以加强服务保障、引领退役军人发挥重要作用为主线,实现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三个体系”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优化升级、就业安置提质增效、优待抚恤多维拓面、尊崇褒扬用心用情、权益维护扎实有力、双拥创模再谱新章,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增强,2020年晋江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2022年蝉联福建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创优争先重基础

体系机制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健全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围绕“起好步—强基础—抓重点—创亮点”四环节,实施“分级提升、督导完善、示范创建、经费保障”四措施,机构组建不到一年,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面组建挂牌,专门核定60名市镇两级服务站事业编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857名,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快速实现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实体化运行。投入300万元在泉州市率先开展镇村两级服务站试点、示范点、典型点建设工作,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把全市退役军人全部纳入网格,做到不落一人,不留盲区,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管理“最后一公里”。晋江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安海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梅岭街道梅青社区获评“全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五有’先进单位”;安海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金井镇、内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省级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二)高效顺畅工作运行体系。围绕“行政机构主导、服务体系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思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市镇两级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决策议事制度。着力完善系统、部门、军地合力协作机制,建立军地互问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英雄烈士公益保护协作机制以及涉军问题部门协作联动机制、舆情会商研判机制、属地管控责任机制等,推动移交安置、双拥共建、褒扬纪念、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运行更加规范有序、顺畅高效。同时,着力完善责任逐级压实、压力层层传导的工作落实机制,将退役军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考核、平安建设等考核范围,充分发挥督查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作用。

(三)系统配套政策制度体系。以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为抓手,结合常态化联系和重大节庆活动在全市开展法律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同时,结合晋江实际完善配套举措,制定出台了《晋江市英雄烈士公益保护协作机制》《晋江市促进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晋江市拥军购房实施方案》等涉及褒扬纪念、就业创业、拥军优属等领域的政策制度。


奋走前列重创新

双拥创模工作谱写“新篇章”

(一)把稳双拥创模“动力轴”。党政军主要领导坚持“一把手”工程,把双拥创模纳入地方和军队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中心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及时调整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建立立项分解抓落实制度,双拥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各部队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创模目标,坚持“五个重在”,探索“十个先行”,打造科技拥军、民企拥军、社会化拥军等晋江拥军品牌。2020年晋江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2022年蝉联福建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二)赓续支前拥军“生命力”。大力实施项目拥军工程,遂行部队支前保障,支持部队“两化”建设,在全国首创“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2019年以来,投入8800万元支持部队25个科技强军项目建设和126个“六个一好”项目建设,协调解决606名军人子女就学问题,为39户军人家庭提供优惠购房。


(三)深化军地共建“同心圆”。广泛发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学校和镇(街道)、村(社区)与驻军各基层连队全面签订挂钩共建协议,军地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学党史系列活动263场次,支持部队建设资金1800多万元。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八个一”系列活动,传承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创新打造“两新组织”双拥特色和亮点,成立军营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一站四点四服务”军营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上线“拥军优属联盟”小程序,成立“拥军优属联盟单位”,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双拥共建助学兴教”“军地联谊”等双拥共建活动1260多场次。


精准帮扶重实效

接收安置实现“高质量”

(一)服务转业安置“关键人”。严格执行安置政策,全面推行阳光安置,加强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和会商研判,保时保质完成安置工作,依法落实安置待遇。五年来,接收安置转业军官、转业士官164名,随军家属29名,军休人员16名。转业军官安置到行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比例达到90.5%,转业士官全部安置到国有企业,选岗率、安置率、满意率均达到100%。精简退役士兵返乡报到服务流程,推进“军人退役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改革,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试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报到方式,实现服务事项内部流转,让退役士兵省时省力省心。


(二)落实专项任务“关键事”。全面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基本养老保险集中补交工作,共受理申请1385人,办结率100%。基本医疗保险进入常态化办理阶段,有效解决部分退役士兵养老、医疗难题,切实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


(三)聚焦就业创业“关键处”。2019年在泉州市率先成立“三基地、一团队”(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为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为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汇聚高校教师、企业高管、创业新秀等智库力量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导师轮值活动;2022年初就业创业基地改造升级,以全新的面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就业创业孵化园地)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场地、创业指导、交流平台等资源加持;2022年8月上线“军岗e家”微信小程序帮助退役军人线上求职掌上应聘;自此“11211”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完成。五年来,先后开办电商、中式烹调、电工、无人机、汽修等培训10期,培训退役军人426人;举办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9场次,54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6298个岗位;“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招聘求职专区常态化推送招聘信息137期,41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1588个岗位;2023年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观看人数达20129人次。


尊崇关爱重解难

权益维护实现“高成色”

(一)以“守护之力”落实抚恤优待。落实自然增长机制,部分优抚对象各项抚恤补助标准平均高出省定标准32%-95%,建立“减员情况每月一上报、资金发放每月一公示”动态管理制度,开发优抚资金发放管理系统,做到优抚对象精准认定,优抚资金精准发放。2020年,构建“政府+社会”多元投入的帮扶援助格局,建立1-6级残疾退役军人护理机制和部分优抚对象商业保险机制,在福建省率先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帮扶慈善基金,关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766名,发放资金237.54万元。结合重大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暖心工程。“军人依法优先”成为全市各行各业服务窗口“标配”,“光荣之家”牌匾照亮退役军人门楣,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转入常态化运行,全市优待目录清单涉及公共交通优待、文化旅游优待、通信优待、金融优待等专属服务。


(二)以“楷模之笔”勾画思想引领。在泉州市率先制定《晋江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在做好组织关系排查、流动党员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办理等工作的同时,构建党组织+服务站+志愿服务组织三轮驱动的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新模式,在泉州市率先成立“八二三”炮战公园、朱仁寿烈士故居两个“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建立优秀退役军人人才库,开设“军人故事”、“英烈故事”、“老兵风采”专栏,宣传报道退役军人优秀案例。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队,全市20支基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共600多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国防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彰显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优良作风。


(三)以“敬畏之心”开展褒扬纪念。落实纪念设施“两分一统”和“六个一”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一张图”管理网络,投入300多万元启动烈士纪念设施整修提升工程,晋江市革命烈士陵园、金井革命烈士陵园、内坑地区纪念碑,安业民烈士纪念园申报为县级纪念设施,迁移零散烈士墓五座。建立英雄烈士公益保护协作机制,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护,在泉州市率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签订市、镇村、烈属三方管护协议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得到上级充分肯定。2020年以来,创新推出网上“云祭扫”平台,开展视频远程祭扫和“代祭扫”服务,29万人次参加,祭扫评论37万条。清明、烈士纪念日承接社会各界祭扫活动423场。在泉州市率先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为26名烈士找到烈士家属,先烈之志薪火相传。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