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晋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按照“12345”工作思路(附注1),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目标,围绕“五个坚持”,强化“十个着力”(附注2),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服务保障,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推动新时代晋江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坚持常态持续 健全“四个机制” 市委议军会审议通过《晋江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措施,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党政军主要领导坚持“一把手”工程,把双拥创模纳入地方和军队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中心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及时调整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服务东部战区军地协调小组、服务东部战区军事行动拥军支前保障小组,修订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立项分解抓落实制度,双拥工作成为各级各部门各部队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健全常态议军机制 市委常委会、市委议军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15次听取双拥、国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双拥工作。坚持主要领导现场办公、领导小组工作例会等制度,及时解决双拥重点难点问题。市主要领导坚持“四个至少”原则,即每年至少一次部队现场办公、至少一次开展工作调研、至少一次走访慰问部队、至少一次听取成员单位履职述职。 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挂市双拥共建办牌子,单独设立双拥共建科,每年核拨265万元经常性业务经费。建立健全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建立与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支前拥军服务保障模式。加强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军事斗争准备效能。 健全宣传教育机制 坚持把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晋江市第一中学、第二实验小学、平山中学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加强双拥文化建设,设立“双拥月”,建设“八·二三”双拥主题公园和世纪大道双拥宣传廊道。举办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书画作品展、主题征文等8大内容。制作双拥文艺视频作品《同唱一首歌 共建双拥城》,开展“新时代双拥工作风采”主题征文、“双拥心向党 丹青颂党恩”双拥创建30周年书画巡回展、 “福佑中华 乐享福文化”书法剪纸进军营及“喜迎二十大 双拥新时代”书法楹联剪纸文化进军营等16场(次)群众性双拥活动。举办两届“最美女军人”“最美军嫂”评选活动,为全市400多名双拥系统工作人员开通“双拥尊崇V网”视频彩铃。开设《晋江双拥》网站,编印《双拥简报》49期,推出相关报道498条(次),其中在全国、省级媒体报道356篇。 坚持向战为战 聚焦“四个重点” 坚持“部队所需、地方所能”,市财政投入2亿元,支持部队备战打仗。驻晋部队先后荣获“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空军金盾牌”“基层建设先进师旅团”等荣誉。 聚焦助推科技强军 坚持科技拥军现场办公制度,投入1840万元支持科技强军项目20个。实施“交钥匙”工程,对项目设施设备实行地方采购、实物交付,支持部队购置步兵战车训练模拟器,配备演训所需无人机,升级作战指挥平台,建设空地综合侦查系统等。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科技进军营”活动,建设“书香军营”“拥军书库”“拥军电脑室”“电子阅览室”26个,培训军地两用人才625名。“市民营企业科技拥军专项资金”划拨27.39万元表彰奖励部队科技练兵先进单位和个人。 聚焦保障战备行动 完善“一站五点”支前保障体系建设,先后保障49个境内外部队军事演训、战备执勤任务,帮助解决训练场地、住宿用房、用水用电、交通组织、食品供应、安全保密等问题。依托晋江市驻外商会设立支前拥军西北、西南、新疆工作站,遂行保障驻晋部队外出演训。举办驻晋某部队赴亚丁湾护航、赴吉布提海外基地执勤出征仪式,提供价值20多万元的伴手礼和官兵战斗精神培育文体设施。疫情期间,支持驻军紧缺防控物资2.5万件,帮助消杀营区3000多亩,“上门”为军人军属开展13次核酸检测、3次疫苗接种,《战“疫”!泉州晋江硬核“拥军”超给力》等5篇报道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刊发。 聚焦支持“四项建设” 投入5200多万元支持部队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生产生活设施项目101个。置换土地534.54亩支持驻晋某部队“两化”建设,征地71.3亩支持驻晋某部队国防工程建设。投入2100万元、划拨土地30亩支持驻晋某部队侦信装备阵地迁移,支持新入驻部队营房改造及水电、道路等建设。开展“情系边海防”“城连共建”“爱我家乡爱我舰”等拥军优属活动,购买150万元电子产品、1000套安踏运动服装及2000份恒安女性用品分别赠送西北边防官兵及新疆军区边防一线女军人,得到全国、省双拥办的充分肯定。 聚焦解决“三后问题” 坚持“应接尽接、应收尽收” ,接收转业军人101名,其中转业干部59名,93.2%安置在行政机关、参公单位;转业士官42名,100%安置在企事业单位;接收军队退休干部15人。解决24名有正式工作的随军家属随调问题,扶持26名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发放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助金195.52万元。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506名军人子女优先享受最优质教育资源。制定《驻晋部队拥军购房实施方案》,为39户军人家庭提供拥军优惠购房。在驻晋海军、空军部队机关大院开设“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辐射其他“小、散”部队,采取政府购买社工(优先聘用军嫂)服务的方式,帮助解决军人子女课后无人照看,作业无人辅导等问题,得到全国双拥办工作会议的肯定推广和驻军各单位的高度赞誉。协助驻晋某部队举办“爱在军营 情定深蓝”军营集体婚礼。 坚持为民宗旨 做到“四不缺位” 驻晋部队积极开展共建“和谐晋江”“和谐家园”活动,发扬“主人翁”精神,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城市共建不缺位 迁移光缆电缆29条116公里,实施油管保护性施工5次,迁移侦讯设施项目1个,支持泉州一重环湾、二重环湾晋江段工程、市医院迁建工程、泉州环城高速晋江南立交改造工程、凤池路屿崆段污水管网工程、缺塘溪生态活水工程等33个重点项目建设。驻晋部队支持梅岭路贯通工程,配合开展空中景观专项整治,拆除闲置营区老旧搭盖3700多平方米。 文明创建不缺位 认真贯彻落实《群众工作规定》,加强官兵教育、执行群众纪律,真情为民办好事实事。主动支持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晋江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举办,承担升国旗仪式、运动员军训等任务。帮助军训学生14000余人,组织开展“双拥+扶贫”“骄子护蕾”助学等活动,挂钩帮扶贫困户10户、孤寡老人25名、困难学生39名。出动官兵152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官兵47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派出优秀教官指导驻晋集训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体能训练。 “平安建设”不缺位 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出动官兵8000多人次,参与处置突发事件865起、救援被困人员623人、疏散被困人员124人,挽回财产损失2.7亿元,有力维护地方和谐安定。海警晋江工作站配合开展联合执法26次,查扣非法船舶38艘、办理各类案件15起。市人武部联合驻晋部队为地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集中隔离点提供行军床4100张、毛毯被子3300件、枕头810个,并为一线防疫工作队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海警晋江工作站积极参与海上疫情输入防控工作。 抢险救灾不缺位 履行抢险救灾成员单位职责,组建抢险救灾应急分队,配齐各类装备器材,定期组织应急演练。2020年驻晋某部队首长亲临山火一线指挥调度,700名官兵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参与抢险救灾任务,2023年驻晋部队出动官兵1200人参与“杜苏芮”台风灾后重建。 坚持政策保障 实施“四项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和各项政策法规,加强关心关爱,提升军人军属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实施尊崇荣誉工程 开展法规政策学习宣传“六进”(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农村、军营)活动60多场,发动30多万人次参与“2021八闽退役军人事务法治知识竞赛”竞答(参与人次列全省第二)。深入开展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 “五关爱”、日常关怀 “六必访”活动,实行“军人依法优先”“军人和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军人军属优先诊疗”和公园、博物馆、旅游景区军人和退役军人免费。春节、“八一”组织大走访大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896万元、张贴春联年画35万份、发送慰问信5万份,送立功受奖喜报960人次。扎实做好优待证发放、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光荣牌悬挂、优待证办理(信息采集2.7万人,悬挂光荣牌2.9万块,办理优待证2.4万张),做到应采尽采,应挂尽挂、应办尽办。为荣立三等功以上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实行高清宽带电视免费收视,同时每年将立功受奖名单刊登在8月1日《泉州晚报》予以宣扬,举行晋江籍立功受奖军人光荣牌匾授予仪式,得到《中国社会报》《中国双拥》《学习强国》报道。 实施就业扶持工程 构建“11211”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附注3),形成政府主导、政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常态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护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织289名退役士兵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举办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班)12期,开展就业创业辅导讲座和沙龙活动11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法,推出“军岗e家”平台,就业帮扶常态化开展;采取“个人选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灵活性培训方法,帮助344名退役士兵取得汽车驾驶证。 实施关爱帮扶工程 落实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各类抚恤补助平均高出省定标准32%—95%。2023年普通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31920元(进藏兵为95760元、全日制本科及专科毕业生分别为44688元和42134元),荣获省、泉州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设立“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市拥军优属慈善基金”和“市退役军人关爱帮扶慈善基金”,发放各类补助879人次、272.63万元,发放“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补助80万。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商业保险和伤残军人“长护险”,开展军休人员“挂钩联系·结对关爱”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加强退役军人关爱帮扶。与市医院、市中医院、老年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打通军休干部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丰富军休干部文化娱乐生活。 实施精细服务工程 建立“优抚数据一年一核查、减员情况每月一上报、资金发放每月一公示”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对象认定、数据核查、资金发放“三精准”。推行“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村(社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两个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做到全员覆盖、不落一人,得到部、省厅的宣传推广。制定《信访事项办理暂行办法》,建立信访事项登记、交办、督办机制。联合法院成立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建立“3队1点1室”(附注4),全方位、多维度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市服务中心、安海镇服务站、梅岭街道梅青社区获评“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五有’先进单位”,安海镇服务站入选“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金井镇、内坑镇服务中心入选“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坚持全民参与 落实“四化需求” 坚持思想政治共建与互办实事好事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特色亮点,深入开展基层双拥共建活动。 结对共建制度化 落实挂钩共建全覆盖制度,所有市直单位与驻军部队所有基层单位全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辐射带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学校以及镇街、社区与驻军开展共建活动,结成共建对子269个。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地方共建单位支持部队建设资金达1200多万元(含慰问物资)。5对共建对子先后荣获国家、省级“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1人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 民企拥军品牌化 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市女企业家联谊会和市青年商会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和企业界人士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福马集团公司、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郑东升、全国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施丽容、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张富英等一批企业界拥军楷模。探索“军地商”共联共建新模式,为晋江社会化拥军工作添砖加瓦。设立8家“企业双拥办”,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的爱国情怀和拥军热情。成立7家特色退役军人服务驿站,形成“政企、政校沟通联络机制”新模式。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组建“拥军优属商家联盟”,联盟单位868家,同时上线小程序,为军人军属提供优惠优待服务;组织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家庭、晋江籍困难现役军人家庭、驻晋部队困难现役军人家庭987户,为100名困难退役军人免费健康体检。军鹏特种装备股份公司常态化开展拥军工作,为部队演训提供保障。耀狮公司董事长施丽容持续开通“拥军客运专线”13年,实行军人军属免费乘坐。三爱科技公司董事张富英每年举办“情系国防·好家庭”亲子游活动。 共建工作常态化 军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常态化开展军地共建活动890多场次。市林业部门开展“绿在晋江、美在军营”活动,绿化营区300多亩。市公交公司开通拥军微循环公交线路,解决边远驻军出行难问题。市图书馆在部队设立流动图书馆。市委政法委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在部队设立法律工作服务站,打造“一站四点四服务”军营服务工作机制。每年邀请驻晋部队官兵家庭开展 “快乐假期·福见晋江 ”军人军属亲子活动,体验晋江闽南传统文化,寻迹闽南特色民俗文化脉络。与驻泉港基层连队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与边海防基层部队跨区结对共建活动,支持拥军项目4个;与新疆基层连队开展“城连共建”活动,支持拥军项目10个。 活动形式多样化 制定《在军地结对共建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共建工作方案》,突出党建引领,构建军地基层“大党建”格局。开展共学党史系列活动263场次,《晋江市军地基层党组织“三学三促”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在中国双拥杂志、学习强国、中国社会报刊登。深入开展“军民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促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简称:新时代军民“三共”)活动,推动军地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交流互助。市文旅局把“大美晋江”文化惠民工程向军营延伸,把地方特色文化产品送进军营。市教育局、团市委、双拥办每年举办军地青年联谊活动,为部队适龄官兵牵线搭桥。围头村与共建部队首创村级每月“双拥主题日”,精心打造“共学、共建、共发扬”红色品牌。市双拥办与驻晋某部队共同开展“沿着总书记的晋江足迹”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晋江双拥工作坚持贴近军情、符合市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双拥共建,切实做到“主体在社会、重心在基层、功夫在平时、关键在持续”,大力传承弘扬双拥工作“晋江经验”。《晋江市“三个注重”推动军民共建之花争相绽放》《鱼水相融 情深意浓——晋江市全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坚持“五个重在”推进双拥新发展——晋江市全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工作纪实》等文章在中国网、中国社会报、中国双拥杂志发表。福建省电视台《新闻启示录》“爱我人民爱我军”专栏报道晋江“拥军项目建设交钥匙工程”经验做法。 附注: 1.“12345”工作思路:实现“一个目标”: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提升“两个水平”:提升双拥共建工作水平、提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水平;推进“三个结合”:在工作内容上把互办实事与思想政治共建结合起来,在拥军主体上把发挥党政主导作用与调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在优抚安置上把落实政策法规与加强关心关爱结合起来;创新“四项举措”:推动双拥工作制度化、拥军项目清单化、惠军政策具体化、基层共建常态化;落实“五个更加”:双拥氛围更加浓厚、支前拥军更加扎实、基层双拥更加全面、政策落实更加刚性、拥政爱民更加务实。 2. 十个“着力”: ①着力部队战斗力提升,在科技拥军上下功夫见实效。1999年建立科技拥军现场办公制度;2002年设立“晋江市企业科技拥军专项资金”。 ②着力支前拥军全方位,在遂行部队战备演训上下功夫见实效。2004年成立“晋江市支前物资供应站管理委员会”2005年建成“一站五点”支前供应保障体系,2018年、2019年、2023年先后依托驻外晋江商会设立“西南、西北、新疆三个异地支前拥军工作站”。 ③着力发挥军地优势,在双拥共建全覆盖上下功夫见实效。1997年在海军厦门水警区命名共建“晋江艇”,2000年建立军地挂钩共建全覆盖制度,2023年与新疆某边防连队、泉港区某高山连队分别开展“城连跨区共建”;2023年开展“军民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促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活动(简称:新时代军民“三共”),2023年启动“军地商”共联共建新模式。 ④着力培育民企拥军热情,在激发企业爱国拥军情怀上下功夫见实效。1991年成立“市女企业家拥军联谊会”,2002年成立“市民营企业拥军协会”,2004年市青年商会设立“拥军工作部”,2008年设立了首家“企业双拥办”,目前共有10家,2018年成立“市爱国拥军促进会”,2020年成立“拥军优属联盟”,并开通“拥军优属联盟”微信小程序。 ⑤着力为部队排忧解难,在“部队有想法、地方有办法”上下功夫见实效。在解决部队住房问题上,1999年、2005年、2021年先后三次开展拥军优惠购房。在帮助部队子女入学上,2016年制定《晋江市关于进一步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2020年、2022年分别在驻晋海军、空军部队开办 “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军嫂军娃之家四点钟学校”;2024年开通“拥军定制公交”接送部队军人子女上下学。在解决部队官兵外出问题上,1997年开通“拥军专线巴士”、2000年实行全市公交军人免费乘坐,2010年全国拥军模范施丽容开通“围头—180医院跨区拥军客运专线”,2017年开通 “金井—深沪微循环拥军公交”军人免费乘坐。 ⑥着力各司其职,在成员单位主动作为上下功夫见实效。2012年实施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述职制度,促进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如市林业部门长期开展“绿在晋江、美化军营”活动;市图书馆长期在军营设立“图书角”“图书室”“图书分馆”;市妇联在部队设立“军营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 ⑦着力关心关爱,在困难帮扶上下功夫见实效。2013年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安居工程,2014年设立“晋江市拥军优属慈善基金”,2020年设立“晋江市退役军人关爱帮扶慈善基金”,2021年成立“晋江市退役军人关爱协会”。2021年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商业保险和残疾军人“长护险”。 ⑧着力就业扶持,在满足多样化需求上下功夫见实效。2020年构建“11211”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附注3),特别是“军岗e家”掌上求职平台实现了常态就业扶持。 ⑨着力“网格化”建设,在推进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见实效。2019年推行“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两个互为补充的网络体系,确保服务保障不漏一人。 ⑩着力实施“晋军人才”工程,在弘扬退役军人正能量上下功夫见实效。2023年实施“晋军人才”工程,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助力、创业孵化和军创企业扶持3个领域,倾心打造就业助力、创业孵化、军创企业扶持3个服务保障机制。 3.“11211”(“一中心、一团队、两基地、一平台、一园地”)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一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一个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两个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一个就业创业服务小程序平台(“军岗e家”),一个就业创业孵化园地。 4.“3队1点1室”:军转志愿队伍、司法服务队伍、老兵调解队伍、设立巡回办案点、设置涉军调解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