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十一中学自1999年建校以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打造“党建引领绽初心 德慧耕耘幸福田”党建特色品牌,开创“德慧并进,知行合一”办学新局面,谱写“一校两区”示范性高中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担当。泉州第十一中学现有党员115名。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建设“三争”先锋平台,着力引导党员在深化德慧教育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等方面攻坚克难,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建立“党建+教学研究室”,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党员教师纷纷带头开展示范课、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精品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形成以党员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家长的“同心圆”模式,有效带动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请西藏和福建的同学们都来说说,杠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屏幕,一堂别开生面的5G云课堂同步呈现在相隔3000多公里的闽藏两地同学们面前,实现近乎零延迟的实时同步互动教学。 这堂物理课的授课人,是泉州第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物理教师宋定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宋定飞曾参与洛江区名师进藏送教送培和赴新疆昌吉九中支教交流活动,在回到泉州后,他又积极响应参与“闽藏一家亲,共上一堂课”活动,继续为西藏学校送教送培。他的经历也正是泉州第十一中学广大党员教师的缩影。 自2021年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一级达标高中”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特控线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实现“低进高出,中进优出”培养目标。 固本铸魂育时代新人 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学校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理念融入教育方方面面,探索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充分挖掘学科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全领域,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研讨、学生思政教育大会、“创新课程思政,提升育人实效”工作座谈会等活动,鼓励教师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学校积极推进宣传阵地建设,实现思政教育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阅读空间、思政研究室“一馆一廊一间一室”相互补充,推动党员学党史、研思政,强化组织思想政治引领。 学校主动构建思政教育模式,推进讲、读、看、唱、传相互融合,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等。各党支部坚持开展“品读经典 锤炼党性”“书香致远 悦读赋能”“耕耘幸福田,提高幸福感”等主题读书分享活动,引导党员教师们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为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做下铺垫。 学校坚持以实践哺育理论,积极组织师生到泉州台商投资区廉洁文化教育馆、古田会议旧址、江西瑞金等地进行实践考察,实地感悟红色地标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涵养政治素养,深化理论认识。 学校主动延伸课后辅导站,走进社区,建立“党建+邻里中心”“党群服务岗”,开办家长学校,推行党员导师制,抓实“5+2”课后辅导,建立“周末课堂”,志愿服务辅导学生,实现学生“五育并举”,赢得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先后获得福建省首届和第二届“文明校园”“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平安校园”和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南音)”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