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世界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
摩尼教传入福建在唐代。明代何乔远《闽·方域志》记载:唐会昌年间,摩尼教僧侣呼禄法师避难入闽。先到福清,又到福州收徒,之后来到泉州秘密传教。死后,埋葬在泉州城北清源山下。五代时,摩尼教继续在泉州活动,清源都将徐铉写的《稽神录》里就有摩尼教在泉州活动的记载。
北宋,摩尼教继续在闽流行。陆游《老学庵笔记》云: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板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衔赘其后。南宋王朝对摩尼教持反对态度,称之为“吃菜事魔”或“魔教”。嘉定十四年(1221年),泉州知府真德秀《再守泉州劝农文》力劝“乡闾后生子弟,各为善人,各修本业……莫习魔教,莫信邪师。”
元代,朝廷对各种宗教采取优容的态度,泉州是“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的所在地。上世纪40年代泉州涂门外津头埔村发现的一方墓碑,碑文显示“这是僧侣先生教区的教长失里门先生的坟墓。”也就是说,管理江南诸路明教的“僧官”驻扎在泉州,全国惟一保留至今的明教遗址草庵就是元代遗物。
草庵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麓。何乔远《闽书·方域志》云:华表山“两峰角立如华表,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时物也,祀摩尼佛。”草庵依山傍筑,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屋檐下用单排荜拱。庵内依崖壁凿成圆形佛龛,并利用岩石的天然色彩浮雕成摩尼光佛。佛像高约1.5米,宽约0.8米,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相貌庄严,身体四周还镌刻有佛光四身的纹饰,雕工精致,风格独特。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雕像,被1987年8月在瑞典召开的国际研究摩尼教的会议选为会徽。
草庵重修于1923年,弘一法师写于1938年的《重兴草庵碑记》云:“草庵肇兴,盖在宋代。逮及明初,轮奂尽美。有龙泉岩其地幽胜。尔时十八硕儒读书在其间,后悉登进,位踏贵显。殿供石佛,昔为岩壁,常现金容,因依其形,创造石像……”重建后的草庵殿堂大门石柱上,佛教僧人广空题联:“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广度一切犹如桥梁。”弘一摘集《华严经》句曰:“广大寂静三摩地;清净光明偏照尊。”草庵寺已演变为佛教寺宇,与庵前新建的华岩寺融为一体,现当地群众于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作为摩尼光佛诞辰纪念日。
1979年,在草庵遗址前方的20米处,出土一块宋代完整的黑釉碗,碗内阴刻有“明教会”三字,这一重要发现,说明宋元时期泉州的摩尼教活动比较公开,也非常活跃。
草庵于1996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迎来5万多名游客。其所在地还有隐居桥、八凤池、千年古桧、万石峰、龙泉岩、玉泉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