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海之滨的泉州市行政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开竣工】
2006年5月,泉州市行政中心开始进行场地平整。
2007年1月,开始土建施工。
2009年底,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010年1月14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5月14日顺利通过省级优质工程验收。
2011年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评审的“国家优质工程奖”,9月16日顺利通过住建部组织的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验收。
【工程概况】
泉州市行政中心工程于2007年1月1日开工,2007年11月16日完成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2008年4月28日完成上部主体结构验收,2009年12月16日工程竣工验收,2010年1月14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
该工程造型新颖、结构复杂,由1#~8#楼及地下室组成,其中1#~6#楼为办公室,7#、8#楼分别为方形和球形会议室,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占地16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301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4043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1897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51.4米,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加抗浮锚杆,基础最大埋深为6.5米。
■链接
大院曾是私人府第
拆教堂修建4号楼
“上个世纪启用的市府大院内有一座教堂,更早之前则是明朝浙江布政司留淑志的府第。”杨清江介绍,在花巷与许厝埕交界处有条向南的小巷称菜园头,进巷100米处的西侧原有一东西走向的小道直通古树下(今市建一公司),中段便是留府大门前的大埕。留府坐北朝南,后临许厝埕,占地约五亩,今市政府办公大楼一部分就是该府第的范围。明末清初,留姓后裔没落,府第荒废,长期无人居住。
刘志成称,上世纪20年代,菲侨巨商、天主教徒陈光纯办启明女校于奎霞巷,由于校舍范围小,不能再扩大,于是购此地建一座三层楼的“同”字形的洋楼作为校舍,后又在校舍西侧建天主教堂,“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水泥结构,十几米高,在老城区一片红砖厝中,鹤立鸡群,十分抢眼”。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机关搬进此地。上世纪70年代,将原来的教堂拆除,在旧址上兴建办公大楼,“现在大院内的4号楼就是在原来教堂位置建起来的”。之后几年,大院内陆续又建了一些配备办公楼,一直沿用至今。
- 2011-09-26聚焦泉州市行政中心东迁 八方通联便民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