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后:
人均寿命增长 文化程度提高
民国期间,泉州为福建省第四行政区。八年抗战,泉州人口减少。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总人口约230多万人。
建国以来,泉州市人口持续上升。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人口发展就到了非控制不可的地步,人口进入了一个盲目增长的生育高峰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泉州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降了下来,各项人口构成发生很大变化。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文化程度提高。但由于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人口基数较大、人口生育高峰期较长,泉州人口增长仍然很快。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泉州总人口已达到481万多人,其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0.32%,女性人口占49.68%,性别比例基本平衡。1990年末,全市总人口达582万多。
2010年:
泉州境内晋江人口最多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约728万;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泉州常住人口约812万。从人口分布地区可看出,相比10年前,除了惠安、永春、安溪、泉港、德化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其他县(市、区)人口均有所增长,特别是环湾地区。晋江是泉州市人口最多的地区,达198.6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近四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称,泉州行政板块的变动对人口的影响很明显。去年6月,原属惠安管辖的洛阳、东园、张坂、百崎4乡镇和惠南工业园区划入了泉州台商投资区,由此导致惠安人口锐减;而泉港、安溪、永春、德化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出外打工的人增多。
在今年市党代会上,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在报告中说,今后五年,泉州将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发展后劲足的经济强市,人民生活质量好、文明程度高、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城市“一弯两翼三带”空间布局更臻完善。泉州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的空间结构,将顺应城市环湾沿江发展的历史走向,突出980平方公里湾区城市的核心地位,以环湾重大基础设施、重点片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和实施同城化等为抓手,带动相关县(市)优质资源环湾、向湾区集聚,并不失时机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此外,“六普”人口数据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具有市外户籍的迁入人口为200多万。从这比例看出,“新泉州人”已经占全市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早报记者 陈彦琳 陈小芬)
- 2011-03-02泉州市常住人口突破800万 人口数量居全省首位
- 2011-10-27泉州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组长会议召开 黄少萍出席
- 2011-10-27世界70亿人口日将在10月底 中国将其推迟了5年
- 2011-04-22泉州北翼新城规划定调 百万人口新城向泉州湾靠齐
- 2011-04-21泉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未来5年古城人口逐步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