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城伉俪办学育人的精神广受尊重,图为他们与培文师范校友合影
遭遇不解
从热心到灰心到不死心
人们钦佩施金城先生,不仅仅因他捐赠了一所学校,更在于他所具有的独特个人魅力。
“办学过程,除了资金困难外,还曾热心遭冷遇。当年为了扩大建校面积,一些人不理解,认为占了他们的地。”陈秋菊女士回忆说,由于施老资金有限,没有办法像其他人那样阔绰地规划,一次性大手笔投入几千万,只能分期付款,相当于“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还有没有”,因此政府难以专门划一块地给他办校。培文师范的位置,以前种了很多竹子,因为占地,需要砍掉。尽管有一定赔偿,但一些人还是非常不情愿,偏激者甚至出口骂施先生。学校围墙围起来,又挡了一些人的路,他们甚至利用晚上偷偷地把围墙拆掉。
这样的遭遇让施先生十分心痛。“当时真是从热心到了快要灰心。我想不通,我是为了办教育啊,为什么有人不理解。”施先生告诉记者,后来他跟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诉说了这种情况。项书记劝说,“这不正是你办学的初衷吗?就是因为当地思想落后,没有人才,你才要办教育。这样才能改变他们啊。”
“我觉得项书记说得很对,办学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落后思想,提高他们品德素质。不接受教育,乡亲们就永远都不会改变。”实际上,在办学的全过程中施先生一直坚持“育人”理念,他始终谨记陈嘉庚先生的教诲:“办学校不是有钱就会办好的。开米铺,随时请人来就可以开,而办学校是要以身作则、全心投入,不然会误人子弟。”
他反复要求:学校教育重点,不但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导学生做人。因为担心教师抽烟带来不好影响,在培文师范创办10周年之际,施金城向学校建议,若全体教职员工戒烟,他将再捐资一笔资金作为奖学奖教。
“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从校长到老师,直至学生都全部戒烟。培文师范学校可是全省第一个无烟学校。”回忆起这些点点点滴滴,施老顿时像个小孩子一样,言语中透着些许“骄傲”。
- 2011-11-11泉州华侨30多年捐资逾84亿 发票为何"一票难求"
- 2011-11-11泉州举行华侨捐赠表彰大会 30多年捐资逾84亿
- 2011-10-23移风易俗在渔村为常态 船老大简办丧事捐资修路
- 2011-10-18泉州六中95周年校庆 八旬香港校友捐资百万
- 2011-09-16晋江一中筹建校董会 企业家当场捐资3000多万元
- 2011-08-28捐资芳名录年年有她名 四位拾荒阿婆的助学情
- 2011-08-28捐资芳名录年年有她名 四位拾荒阿婆的助学情
- 2011-07-23外来工子女升学遭勒索 小升初需捐资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