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6张救国公债收藏70年 让他想起法国的哥哥
这些债券保存得很完整
东南网-海都闽南版1月5日讯(记者 杨梅香 黄启鹏 实习生 张凯航 文/图)老苏家藏有6张抗战时期的“救国公债”,面值当时国币5元和10元的各3张。这些债券历经70多年光阴,已有些泛黄,但保存得很完整。它们是老苏的哥哥上中学时,用伙食费和学费换的。如今,哥哥远在法国,两人都老了,一看见这些债券,老苏就很想念哥哥。
银行人士和本土专家表示,这些“救国公债”已无法兑换,但作为当时全民抗战的一个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用学费和伙食费
换取“救国公债”
老苏年过六旬,是南安眉山人,租住在泉州市区东海街道。他从一个纸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6张“救国公债”。
这些债券长约30厘米,下面还有33张利息票。仔细看,“救国公债”上有“国民政府核准发行救国公债国币五万万元 依照条例还本付息合给本债票为证”的字样。债券发行日期为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九月。年息四厘,每年八月底一次付给。自民国三十年起,每年抽签还本一次,分30年还清。在债券上,还有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次长邹琳和徐堪的签字和印章。债券左上角有清晰的“国民政府财政部救国公债之章”的钢印,债券背面则是英文。
“哎呀,也不知道能不能兑换了,都过这么长时间了。”说起这些,老苏陷入回忆。那些债券,是哥哥留给他的。当时,哥哥正在泉州上中学,一听说抗战需要人民的支持,就省下学费和生活费,买了6张国债。后来,哥哥到法国去,把债券留给他。
“如果能再见到哥哥就好了,好想再见一面。”老苏看着这些债券,想起远在法国的哥哥,他们已经几十年没见面了。以前,他还跟哥哥通信,如今少了。想一想,哥哥都80多岁了,他也老了。哥哥的电话号码,他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
债券已无法兑换
但可作为收藏品
拿着债券,老苏还想知道一件事,不知道这些国债,还能不能兑换。
就此,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70年前的“救国公债”,是当年的一种货币形式,确实存在过,但现在兑换不了,有收藏价值。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这类“救国公债”,当时发行量还比较大,但保存完好的并不算多,那是一段历史时期,全民抗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建议好好保存着。
对于记者询问的结果,老苏也相当释然:“兑换不了也没关系,反正就是好奇问问,再说,这东西是哥哥留给我的,我留着做个纪念也好。”
- 2011-12-22古老沉香奇货可居 收藏业人士提醒藏友谨慎买入
- 2011-12-22收藏价值高价位更高 泉州收藏市场罕见紫砂壶
- 2011-12-22老人收藏百年惠女服饰 从清末至今各个时期都有
- 2011-12-16佛教七宝之首砗磲走俏市场 成为玩家收藏新热点
- 2011-12-16泉州80后收藏“大兵”上瘾 海陆空部队一个不落
- 2011-12-06石狮老人收藏千枚“毛章” 其中一枚见证44年爱情
- 2011-12-02从好坏通吃到艰难“配对” 他的镇尺收藏历程
- 2011-11-30西街出过千万身价的古家具 收藏的奥妙与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