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泉州二次创业 “民办特区”风雨兼程
至2011年,泉州的上市企业达74家。
三 走南闯北开辟大市场
“太好了,这不等于给石狮做了个广告吗?我敢打赌,今后就是花1个亿,10年内也达不到这个效果,肯定大发!”这样一番话,出自一位泉州华侨之口。谁能想到,他口中的“广告”,竟是在外人眼中几乎将给泉州市场经济带来灭顶之灾的《铁证如山》。
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方水土养育出的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已经这样独特,看待事物的眼光竟如此超前。“有需求,找市场,赚大钱”,在这样朴素的逻辑里,市场营销的理念悄然成型。
正如那位华侨所预言的那样,上世纪80年代初,在石狮新华路、大仑街和中百、钟表商店附近的中心地带,繁华的侨货市场开始露面。一开始这些商品只是迎来周边百姓的光顾,久而久之,四面八方的人潮开始涌来。“80年代初这里是中国最早的自由市场……多少有机会到南方出差的干部官员、作家学者都千方百计往家里捎电视机和收录两用机。火车的行李架上,塞满了这些纸皮箱,马马虎虎包一层旧报纸遮掩着,就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运往四面八方。”在女作家舒婷眼中,她的家乡,便随着这一趟趟火车的轰鸣声名远扬。
而另一个叫王成佳的泉州汉子,正打着一盘更大的算盘。1984年,他凭借一己之力,通过各种渠道邀请来20多个省份的200多家客户,在泉州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全国订货会。在这场大概是中国民间组织的最早的商品展销订货会上,价值4500多万元的合同被一口气签订。尽管许多合同最终不了了之,但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的泉州人,已经不满足于将视野留驻于周遭这一亩三分地。以泉州为圆点,他们淘金的网络,正撒往尽可能远的半径。
他们中间,有一个叫丁世忠的年轻人,他的目光锁定在华灯璀璨的京城。“每天都有外地人拿了钱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于是,1986年,丁世忠怀揣1万块钱,几乎走遍了家乡的所有鞋厂,挑出600双他认为最好卖的鞋,买了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在北京“大康鞋城”租下一个柜台,为多年后的“安踏”首试商海水深。为了把货摆进北京西单商场的柜台,他天天去向商场负责人介绍晋江产品优势;为了进一步改良鞋子,他一有闲暇时间就到各个运动鞋柜台观察知名品牌鞋的款式和性能……靠着泉州人特有的胆识和拼劲,丁世忠不仅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而且只用两年时间就打通了北京最权威也是最艰难的销售通道——王府井商场。
就在丁世忠在北京四处奔走时,一个叫蔡天守的农民,正在江西等地收购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卖出去。一火车皮1200担的稻谷,这个闽南汉子硬是一包一包自己扛了下来,天守企业机构的根基,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垒实。一个叫周少雄的新华书店职工,辞掉了乡亲眼中的“金饭碗”,抱着“出去闯闯,总不至于饿死”的念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面料生意的磨砺中一天天锤炼着“七匹狼”的韧劲……而更多的泉州人,则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珠江边上的一条溢满咸腥味的小街上,他们操着夹杂着闽南话、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语言大声吆喝,把家乡新鲜出炉的各色产品带到广州市场上卖掉,转身又把广州的货物拿回家乡售卖……一条条全国各地的销售渠道就这样打开,一个个新兴市场在泉州军团攻城略地的隆隆炮火中悉数占领,而泉州民企航母的跋涉之途,却不会总如期望中那样顺风顺水。
- 2012-01-30泉州"二次创业"大会今召开 民营企业缔造四传奇
- 2012-01-30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 今日影剧院召开
- 2012-01-30晋江企业家谈二次创业 服装产业的新引擎是创意
- 2012-01-29泉州市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