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南安有个“袁隆平” 三十三年潜心培育晚稻良种

qz.fjsen.com 2012-04-19 12:38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潘成祖在试验田里研究水稻

经农业部确认为“二等食用籼稻品种”

每年可为泉州农民减支增收七千多万元

本报讯 (记者屈人文 吴志明 实习生黄燕萍 文/图)他没有显赫的身份,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然而正是他,33年潜心研究和培育晚稻,去年,他培育的“夕阳红优质晚稻”经过农业部米质鉴定中心测定,被确认为“二等食用籼稻品种”。他,就是78岁的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人潘成祖,炉山村松树口农业科技示范场的主要负责人。

缘起

为改变低产面貌 自学专业知识

潘成祖出生于1935年12月,由于家庭贫困,只念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干起了农活,“11岁时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干了”。从此,他与土地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1979年潘成祖在梅山镇任党委委员、公社副社长分管农业时,看到早稻年年亩产都能上千斤,而晚稻亩产只有800-850斤。为改变晚稻低产面貌,他产生了培育晚稻良种的念头,并着手进行培育。

潘成祖自己分析,要育好一个品种,技术很重要。他自己花钱买了很多有关育种的书籍来学习。米丘林的遗传学说、毛尔根的根基因变异学说、各种诱变的育种方法……这些专业知识对于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但他硬是将它们啃了下来。

当年,潘成祖进行“辐射育种”,但经过观察,这种方法并不理想。1980年,他转而进行“系统选育”育种。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和筛选,较优良的水稻品种终于在1987年秋季培育成功,并被命名为“梅晚1号”,在1991年11月通过南安县科委和农业局的技术鉴定和推广,轰动一时。

责任编辑:谢玉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