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有个“袁隆平” 三十三年潜心培育晚稻良种
潘成祖在试验田里研究水稻
经农业部确认为“二等食用籼稻品种”
每年可为泉州农民减支增收七千多万元
本报讯 (记者屈人文 吴志明 实习生黄燕萍 文/图)他没有显赫的身份,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然而正是他,33年潜心研究和培育晚稻,去年,他培育的“夕阳红优质晚稻”经过农业部米质鉴定中心测定,被确认为“二等食用籼稻品种”。他,就是78岁的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人潘成祖,炉山村松树口农业科技示范场的主要负责人。
缘起
为改变低产面貌 自学专业知识
潘成祖出生于1935年12月,由于家庭贫困,只念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干起了农活,“11岁时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干了”。从此,他与土地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1979年潘成祖在梅山镇任党委委员、公社副社长分管农业时,看到早稻年年亩产都能上千斤,而晚稻亩产只有800-850斤。为改变晚稻低产面貌,他产生了培育晚稻良种的念头,并着手进行培育。
潘成祖自己分析,要育好一个品种,技术很重要。他自己花钱买了很多有关育种的书籍来学习。米丘林的遗传学说、毛尔根的根基因变异学说、各种诱变的育种方法……这些专业知识对于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但他硬是将它们啃了下来。
当年,潘成祖进行“辐射育种”,但经过观察,这种方法并不理想。1980年,他转而进行“系统选育”育种。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和筛选,较优良的水稻品种终于在1987年秋季培育成功,并被命名为“梅晚1号”,在1991年11月通过南安县科委和农业局的技术鉴定和推广,轰动一时。
相关新闻
- 2011-10-25程辉:袁隆平成功过程为何没人愿意“复制”
- 2011-09-19袁隆平“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