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幸福感排名调查 泉州缘何位居全国第一
解密一:城市经济结构变迁影响人的生活状态
“与城市经济结构有关。”泉州市总工会保障部吴部长认为,泉州有200多万外来工,农民工占比七八成,2万多家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鞋服产业,因此,劳动技能较低的农民工只要肯努力,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并生活下来。可上海和杭州等一线城市,工业化比较早,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得差不多了,而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领域日渐发达,农民工难以生存,甚至难被接纳。
“泉州的城市环境及经济发展可能更适于农民工生活,社会经济竞争并不是非常剧烈,农民工的幸福感会比较高;同时在学习和发展层面给予农民工的机会可能更多。”胡平说。
“农民工的主观生存感受记录了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健敏教授也表示,作为中国转型期的一分子,农民工负荷了多重角色,而他们的努力,最直接承担了整个社会转型的成本,包括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解密二:政府重视企业善待地位高易生幸福感
2011年初,泉州团市委联合华侨大学组成调研小组,形成《泉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侯志阳带着团队详细勾勒了泉州农民工的“幸福密码”。
一是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在这方面积极给予重视和关怀。如去年,泉州市政府作出企业用工的17个公开承诺,涉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多方面;还有即将全面推广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等。
二是泉州民营企业在认识上普遍有较大转型,认为员工和消费者都创造价值,应平等看待员工,从情感和待遇两方面留人,为农民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劳动环境。调查数据显示,不少企业已逐渐为员工提供员工公寓,农民工的福利满意度比较高。
第三,城市整体氛围推动。泉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且普遍面临产业结构提升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工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也需要相应转变,迫使政府和企业进一步关爱他们;同时,用工荒的现象在泉州一直存在,客观形势决定了农民工在泉州的社会地位较高,这也是幸福感较强的根源性原因。
泉州民企“变着花样”留人留心
事实上,且不提网上如何争议,在善待农民工方面,泉州不少企业已探索多年。
例如,中国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负责做好员工的后勤保障。两年前,公司投资几百万元建了一家幼儿园,供员工子女上学,学费则补贴一半;上小学后,公司还帮忙优先就近安排公办学校,进入民办校的,则补贴与公办校间的差价。此外,公司还有爱心基金会,每年对于员工老家中的留守老人进行慰问和帮扶,遇到病灾就启动资金援助。“员工上有老下有小,尤其小孩,是他们最在乎的过去和未来。”中国乔丹体育人力行政总监詹先生说。
同样“变着花样”吸引外来员工的,还有洛江华川鞋服公司。该公司董事长连先生介绍,公司现有员工及家属七八百人,2009年,公司建了一栋七层高的员工宿舍,每个房间都配置空调,共装了200多台,还分配有夫妻房和插卡式洗衣机。公司也自建了幼儿园,免费供员工子女上学。每年还把利润的5%抽出来做福利,用于扶老助学。
不久前,洛江华川鞋服公司搭盖的超级厨房还引来了媒体关注(详见本报4月19日A22版相关报道)。这一超级厨房,专供五六百名员工做家常饭,还免水电费,格外受员工欢迎。
留住新生代须推进人文关怀
调查中,李久鑫提出一个观点,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渴望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渴望在城市生根,同时,原社会关系被割裂,但新社会关系一时难以建立,正成为“农村的逃兵,城市的孤鸟”。
但这一矛盾的社会现象在泉州尚不尖锐。侯志阳团队的调查显示,泉州打工族群以青壮年为主,新生代农民工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同类型的城市相比,泉州农民工的待遇属中等水平,这也是大多数农民工选择留下的首要原因。
不过,长久来看,进一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生活,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议题。他们的调查报告显示,休假问题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住房等切身问题则紧随其后。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留城的愿望比较强烈,想要主动融入这个城市。他们最想要改变的就是生存的能力问题和资本问题。
侯志阳建议,为了能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幸福”,政府要实行人文关怀工程。如通过农民工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公共服务领域问题,切实解决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多举办农民工的文化节,提倡“新市民”的说法,从软环境方面,让这一群体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注重。
- 2012-04-25全国农民工幸福感调查:泉州第一 深圳上海倒数
- 2012-04-24“手捧断指”疼在所有人身上
- 2012-03-30招工不得扣押证件 本地农民工可接续企业养老金
- 2012-03-22泉州台商投资区农民工业余学校 因跨海大桥而生
- 2012-03-19用工荒新形势下的众生相:农民工工资直追北上广
- 2012-03-04中国首批农民工代表履职五年:为2.4亿农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