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本地高校61位专家成为企业“科技顾问”
部门 创新管理机制搭建校企桥梁
此次市科技局首开先河,为泉州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建立沟通机制,梳理全市的技术创新需求,对泉州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两个加快”又将起到怎样的标杆作用?
“泉州已经走到了‘二次创业’的重要关口,作为科技工作主管部门,要以更高的站位,为企业‘二次创业’提供更强的动力和支撑。”颜志煌说。在他看来,技术水平低就只能屈居产业的最低端,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然而中小企业在寻找科研团队、院所专家时存在一定困难,对专业领域不甚了解,可能存在对接不好、效率不高、成果转化不明显等问题。科技部门从中发挥调解、引导和服务的功能,一方面能促成企业与更高层次的创新资源要素对接,另一方面也能锁定泉州产业科技需求实际,解决企业的迫切需求。如经过这一轮全市首次大范围征集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市科技局已经掌握了广大企业和全市产业近、中、远期技术需求,将为各个产业领域发展划出技术路线图,使得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做出指导、提供服务,让财政科技资金用在刀刃上。
正如颜志煌所言,引入竞争机制,优化立项程序、公开征集技术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我市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集中力量支持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有较大影响和带动力的项目,让“上山猎熊”与“下海捕鱼”两相互补,形成合力,正是市科技局正不遗余力推动的工作。
这样的工作包括一方面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对接,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进行整理、提炼、评估、分类,组织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创新团队与我市企业进行协商洽谈、项目对接、达成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则建立起项目可持续培育机制,把年度科技计划中重大技术攻关项目以外的其余项目,纳入项目库统筹管理服务,按照有关评审意见及分类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
正是在这些工作的推动下,一张覆盖面越来越广的“产学研政用”精诚合作的网络向各个行业撒开,一张更为辽阔的蓝图已经绘就:到2015年年底,我市将力争500家以上亿元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更多中小企业与高校建立紧密校企合作关系,让研发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走得便捷而顺畅。
□本报记者 李歌 朱娟娟
- 2012-05-18十一届泉州市政协县市区主席工作座谈会召开
- 2012-05-17助力民企“二次创业” 丰泽审批服务全面提速
- 2012-05-17石狮民企"二次创业" 黄泰山: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 2012-05-17陈荣法到部分企业调研商谈发展大计 加强科技研发
- 2012-05-17鲤城的大力扶持 黄学禄:撬动老城区文创产业支点
- 2012-05-16护航民企“二次创业” 泉港打出“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