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基层文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本报讯 21日晚,南安市石井镇院前村的老区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场热闹的夏日歌舞盛会。广场上老少云集,村民们有的欢快地敲着腰鼓,有的跳起了健身舞,也有的气定神闲地舞太极剑,文化活动中心的红歌大合唱也聚集了不少人气……精彩纷呈的广场文化活动为院前村民带来了无限欢乐,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
事实上,院前村的广场文化生活图景只是南安市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安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南安特色的基层文化建设新路。
走基层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
在南安市溪美街道贵峰村,许多村民不但能吟诗诵词,还能提笔创作。“野老牧童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成为贵峰村的真实写照。
身着格格装的“宫廷”舞蹈队、奇特的满族建筑、丰富的满族历史图文资料……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亮点村,梧坑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着手筹建“梧坑村满族文化中心”,将建成全省首个民族文化村级艺术馆。
作为海丝文化的发祥地,南安积累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和习俗信仰,为推动南安市基层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可供挖掘的特色资源。为全面“打探”该市基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3月9日,南安市开展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基层文化调研活动,文化战线的工作者们走访了全市2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53个村(居)。
调研显示,群众自办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而群众参加文化活动也成为常态。各地门球、气排球、太极拳、腰鼓、南音、什音、红歌演唱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场舞更是遍地开花。
“一村一品”
打造基层文化大观园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群众自办文化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三者为南安市形成“一村一品”的繁荣发展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拓宽了文化发展空间。
4月25日,南安市命名挂牌首批13个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特色文化示范村(社区),拉开了南安市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为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基层文化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多样化发展局面,南安计划用三年时间(2012年-2014年)组织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系列年活动。2012年为南安特色文化村“创建年”,首批将组织60个村开始试点创建,全年完成20个以上市级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2014年完成60个以上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
在实践中,南安市还对解决资金瓶颈作了大胆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提高基层文化的生命力。目前,霞美镇金山村舞龙、舞狮、女鼓队等众多文艺演出队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该市还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基层文化建设做好“后勤保障”。
以文惠民
基层文化建设成效凸显
日前,南安市“大馆带小屋”的农家书屋建设经验被省委宣传部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受到了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大馆带小屋”是南安基层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目前,该市已在2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80多个村(居)的农家书屋设立“馆外流通服务点”,将农家书屋逐步建成市级图书馆的流动分馆,探索出农家书屋建设的新路。
在南安,基层文化建设风生水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村村通”建设已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一些村镇因地制宜、科学定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蓉中村的“文化引领”、金山村的“农家学堂”、兰田村的“以文化塑造新农民,用智慧创造新农村”等创建典型纷纷涌现。而以老区文化激活农村文化建设的院前村、以“三桥文化”立名的诗南村等凭借各自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成为该市基层文化建设的明星村。同时,吴金斗、李冬青、王赎回、廖榕光、吴天真等一批热心基层文化的带头人,也为推动全市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成功范例。 (翁书静 林志东 侯锦超)
- 2012-05-22晋江每年将投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
- 2012-05-20各种古装角色昨齐聚泉州 体验古韵鲤城文化之旅
- 2012-05-19品闽南文化赏泉州古韵 泉州元素闪耀国际文博会
- 2012-05-17鲤城的大力扶持 黄学禄:撬动老城区文创产业支点
- 2012-05-16南安水头五里桥文化公园拟下月开放 旧貌换新颜
- 2012-05-16泉州湾首次开启水下考古 将展开水下遗址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