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项目治理水土流失 探索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核心提示
治理水土流失,不仅能改善当地群众居住条件,还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记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就有南安市英都镇龙江村水土流失治理等21个重点治理项目集中开工。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水土流失率由34.3%下降至17.02%。眼下,随着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在泉州大地上,一些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正浮出水面,成为我市生态建设的亮点。
□本报记者 叶舒雯
亮点一
清淤河道种植水保林 构建生态防护体系
春夏时节的农田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很难想象大雨席卷后农田漫淹的场景,只能通过资料图了解一二。英都镇龙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高,“基本与两岸农田等高,2500米溪段不同程度地受到水冲沙压农田,遇到下雨沿溪农田都处于漫淹状态,无法耕作,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为了有效治理龙江段水土流失,今年,当地计划实施英都镇龙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总投资500多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将达7200亩,包括封禁治理、营造水保林、护岸护坡、复耕农田、河道清淤及河岸护砌等措施。
亮点二
与整理土地相结合 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
把崩岗治理与整理土地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还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生产力。自2006年以来,安溪县因地制宜,把崩岗成群、沟壑密布的侵蚀劣地平整成阶式梯田。
不仅如此,当地崩岗侵蚀的集中地区之一洋坑村还将治理区发包给种养大户经营管护、开发利用,种植茶叶120亩,并建设了全封闭猪舍和大型的沼气池,以管道输送方式为85户农民提供沼气能源,同时为茶园、菜园提供无公害有机肥源,年产值可达到1100万元。
眼下,安溪县还将水土流失治理逐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零散分布的乡村房屋变得更加整洁。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0万亩、治理崩岗1200个,建设晋江西溪和东溪2个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当前,全市正全力抓好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等4个省定重点县(市),以及罗溪、马甲等11个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确保全年完成治理面积30万亩,完成重点治理项目31个,完成总投资1.2亿元。
- 2012-05-21高起点高标准防治水土流失 惠安打造绿色生态县
- 2012-05-03永春水土流失治理显成效 昔日崩岗地今朝披绿衣
- 2012-04-13泉州政府拟投1.2亿元 立体治理水土流失30万亩
- 2012-04-13泉州拟投1.2亿治理水土流失 瞄准安永德建水库
- 2012-04-13泉州政府拟投1.2亿元 立体治理水土流失3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