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到满园春色 晋江老伯专注盆景园艺20载

陈文图向记者介绍盆景工艺流程。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6月13日讯(记者 赖自煌 文/图)日前,晋江磁灶瑶琼村的陈先生拨打本报热线82003110称,村里有几位厝边专注园艺盆景几十年了,有些作品还获得了全国盆景展的金奖,希望记者能前往采访。带着一份好奇,记者昨日找到了瑶琼村盆景园艺做得较好的厝边之一、今年64岁的陈文图,听他讲述与盆景园艺结缘背后的故事。
厝边专注园艺20多载
换来一年四季满园春色
昨日下午,刚一走进陈文图的家中,院内随处可见的大小盆景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些盆景大多经过多年养护,已经有了美观的造型,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而有些则是刚刚买回不久,仍等待后期的园艺工艺处理。
“这些盆景是我多年来精心养护换来的成果,大多已养护了七八年的时间。”陈文图说,他与盆景园艺的结缘,一开始只是为了美化环境,并没有其他的目的,但慢慢地他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并通过借助专业书籍自学、与其他有相同爱好的厝边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技艺。20多年来,经他手养护出来的盆景,他一株都舍不得卖掉。
据陈文图介绍,目前他家两亩多的院内共有大小盆景近百株,树种包括有榕树、朴树、松树、榆树、九里香等十多种,一些厝边都笑称他家院子就像一个小型的公园,一年四季都可见到满园春色。
命名融入诗情画意
体现园艺人的性格喜好
在陈文图的带领下,记者仔细欣赏了他家的盆景。一些盆景的命名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风前潮声”“岁月”“听雨”“罗裳月色”等盆景名称,无不显示着园艺人的诗情画意。
“大多园艺人‘养’盆景过程中都会投入自己的感情,并在命名时融入一些文化内涵,而从盆景本身也可看出园艺人的不同性格喜好。”陈文图笑着说,他“养”出的盆景,很多就跟自己的经历及对园艺这门艺术的理解有关,如“听雨”(盆景作品),就是结合他小时候住瓦片房,半夜躲在木板床上听屋顶淅淅沥沥的雨声的成长经历创作的。
在一盆名为“罗裳月色”(寓意月色下的晋江罗裳山,又名“西山月色”,曾荣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盆景展金奖)的朴树面前,陈文图向记者介绍了他的盆景工艺流程。
“在选购好桩木,并经过精心养护使其健康成活后,盆景工艺的关键在于创作。”陈文图说,创作从构图开始,即园艺人对盆景的整体构思,然后才是技施(定位)、蓄枝(确保桩木按园艺人的意图生长)、蟠扎(用铝线把枝条做出美感,并在盆栽局部做出片层)等专业手法,整个过程从局部到整体,一枝一叶刻画出盆景的整体效果,每个盆景都要历时很长时间,倾注园艺人的许多心血和感情才能完成。
- 2012-04-20泉州盆景潜力大 推动艺术价值转化为产业规模
- 2011-12-23盆景“痴人”抱着盆景睡 风格奇特的诗意盆景
- 2011-11-01与盆景一见钟情 陈汉农:半路出家的盆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