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剧一甲子 泉州木偶剧团成立60周年(图)
回顾
古艺新姿活傀儡风华流转一甲子
1952年,泉州在整合旧戏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泉州市木偶实验剧团(今泉州市木偶剧团前身),六十年来,他们手中的三十六根丝线牵动着飞鸟走兽、才子佳人,更牵动着钟爱戏剧又童心未泯的每一个泉州人的心弦;他们脚下或大或小的木偶演绎着神仙志怪、世间百态,更演绎着他们自己的甲子传奇。
这六十年,是薪火相传的六十年,从第一代的张秀寅、谢祯祥等艺术大师,到成为“泉州提线木偶戏艺术发展史上一座高峰”并享誉全球的第二代大师黄奕缺,再到成为泉州提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的第三代木偶剧团表演艺术家群体,他们翻飞的手指演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木偶形象,更使古老的技艺不断呈现出新的艺术姿态。这六十年,是传承创新的六十年,在继承传统“八卦棚”式的基础上又首创“天桥高台式”、“人偶同台式”等三种舞台演出形式和相应的演出剧目,在表演剧目上,在积极保护、抢救、复排传统剧目的同时,又相继排演了大量整理改编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神话剧、童话剧、现代剧、儿童剧、寓言剧,使木偶剧拥有一张张“不老的脸”。
这六十年,是情牵两岸的六十年,它们是第一个去台湾演出的大陆专业文艺团体、第一个完成全台巡回演出、第一个接受台湾同行艺人拜师学艺,同时也是赴台湾演出次数最多的艺术团体之一。同样的乡音,同样的记忆,两岸情缘犹如他们手中的丝线,一次一次拉紧着两岸观众的心弦,拉近着两岸之间的距离。
这六十年,小小的木偶不断登上新的大舞台,一年间四进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全球40亿观众展示中国戏曲精华,成为全球首个到联合国总部举办专场演出的艺术团体,频频代表国家对外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项目……
六十年,有时不过是华彩舞台上的一瞬间,六十年,有时又是演不尽、道不完的一出大戏。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六十年是这个倾注了所有热爱泉州木偶之人心血的剧团一个新的辉煌的开始,一个全新的、更广阔、更璀璨的舞台正在向着他们徐徐拉开大幕……
- 2012-07-05泉州偶头雕刻之家:“死木头”变身非遗“活木偶”
- 2012-07-05金榜布袋戏第五代传人 "假宜真"戏班主想收徒
- 2012-06-30泉州将新增文化地标 泉州专属木偶剧院昨日奠基
- 2012-06-28泉州木偶剧院建设启动 全面吹响二次创业号角
- 2012-06-20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 荣获儿童剧优秀演出奖
- 2012-06-05第21届国际木偶节成都落幕 泉州三个剧团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