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量居全省第二 探寻石狮渔业大市的未来之路
渔港是渔业生产的“避风港” 颜华杰 /图
东南网-石狮日报9月7日讯(记者 张军璞)石狮机动渔船数量为1254艘,占比不足全省渔船数量的4%,捕捞量却名列全省第二位。2009年全面淘汰“木船”,率先进入“钢铁船时代”。2011年,石狮渔业产值达31.3亿元,占泉州市渔业产值总量的三分之一,在石狮农业总产值中占比高达95.4%。作为全省现代农业(水产捕捞与加工)示范点、省渔业十强县市,在福建沿海掀起新一轮海洋经济热潮之际,石狮正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步前进。
一位渔民的“传奇”
在鸿山镇东埔三村,生活着一位世代以打鱼为生的老渔民魏文清。别看他只是一位渔民,却居住着气势恢宏的乡村别墅,别墅内装修考究,充满现代气息。东埔三村支部书记邱金伍说:“老魏可是我们这里的传奇人物!”是的,老魏的故事折射出石狮渔业发展的脉络。
魏文清15岁那年出海打鱼,当时家中有5条拖网船,船并不大,在海里遇到大风大浪都很危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魏现在的打鱼装备让很多人羡慕:5条木质拖网船变成了3艘铁壳的大船,每艘总造价都在1200万元以上,如今正建造一艘长57米的巨型渔船,1200马力,造价更是达到1800多万元,是石狮目前最大的民用船。
“以前最远是到台湾海峡捕鱼,现在捕鱼经常到钓鱼岛,价值100多万元的渔网撒下去,什么样的鱼都能网到,一次可以打捞250吨。去年我一条船的产值有1200多万元。”老魏说,“以前的网,如果鱼多太重,网往往会被挣破,网破鱼跑,变成前功尽弃,现在设备先进了,不用拉网,用传送带通过管道把鱼全部吸到船舱里。之前船上通讯设施落后,一般都是打鱼回来再联系买家,而现在船上通讯设施非常发达了,不管走得再远,都可以及时联系买家,等船靠岸,买家的运输车辆已在岸上等候卸货,省时省力又没有风险。”
鱿鱼运回东埔村后,村民进行粗加工。东埔村里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小型鱿鱼加工厂。记者日前在这些加工厂内看到,该村许多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我们这里每天加工的鱿鱼产量有10多吨,产品卖到国内的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国外的美国、日本、泰国、印尼、越南等国,我们东埔三村已经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鱿鱼集散地。”老魏的语气中流露出骄傲。
靠海吃海的魏文清成为众多渔民中一位传奇人物,造就其传奇的基石,则是惠农惠渔等利好政策,迎来了石狮渔业的快速发展。
- 2012-09-03渔博会将开幕 石狮10多家企业备战“金奖产品”
- 2012-08-23泉州现代渔港经济区 蓝色增长极走向“深海”
- 2012-08-17石狮海捕水产品7月份增长7% 总产量达3330吨
- 2012-08-15石狮2.3亿渔业油补资金发放 惠及渔船1000余艘
- 2012-08-13惠安今年再添17搜钢质渔船 助力渔业转型升级
- 2012-08-07石狮祥芝渔港500渔船结伴去撒网 归来鱼满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