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都市生活 等通话到弹指间“冲浪”
举火把赶十几公里山路看戏
在南安官桥一个叫“土仔下”的自然村,有一个戏台,土坯砖垒成的,四周围着矮矮的土墙。在奔流不息的岁月大河中,它早已不知去向,但在出生于1948年的尤春成的记忆中,它从未消失过。相比后来几十年中登过的各种现代化大舞台,它显得如此残破,也如此珍贵。
尤春成,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一个一辈子几乎都处在社会休闲文化中心的人。他记忆中的土戏台,可是当时村里的娱乐活动中心。
“那时,我们经常‘蹭戏’。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那个场景。”在尤春成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时光仿佛倒回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时的他,才十一二岁。村里有普度、佛生日等重要的民俗活动时,就会请当地的民间剧团来演戏。五里八乡的人听说有戏看,就会早早提着板凳,相约赶到戏台下占位置,“那时候,人们对于附近村落的民俗活动日子在哪一天,都记得特别清楚。”
偶尔也会有泉州、漳州等地的专业剧团来演出。演出前,演出方会用帆布在围墙入口处,设一个卖票点,一票一毛到一毛五。难得有专业剧团来演出,即使在吃饱饭为生活第一要务的时代,还是有不少人掏钱买票看。舍不得买票或者没钱买票,又很想看的人怎么办?“散场前的半个小时左右,主办方会把帆布拉开,便于散场。这时在外面‘听’戏的人,都会涌进去蹭戏,这个时候我们俗称‘解放’。形象吧?哈哈!”
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初,官桥的侨声影剧院建成,这是当地第一个正规的室内剧院。在剪彩前的好几天,尤春成表现得特别乖,终于在剪彩那天,找父母要了一毛五,买了张站票,蹲在观众席前面,看完了整场戏,“是福建省梨园剧团演出的《陈三五娘》,当时有很多人从石井、水头和晋江内坑、安海等地跑过来看,几乎场场爆满。”
1961年,尤春成考入福建省梨园剧团演员训练班,经常随着剧团下乡演出。他还记得1965年11月,剧团到当时惠安县的涂岭镇小溪村演出。闹场的人站在台上,敲锣打鼓告知有演出时,看到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从四面八方向舞台中央汇集,火从小慢慢变大,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很多人拿着火把,走了十几里的山路,翻山越岭来看戏。
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当时演出引起的轰动,尤春成仍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个物质仍匮乏的时代,看戏,是泉州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娱乐,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尽管当时看戏仍是群众生活中很重要的娱乐方式,但以创新的现代戏和革命样板戏为主,如《红灯记》、《沙家浜》、《红岩》等。“当时群众不是很喜欢现代戏,演出单位就要到国企、学校、机关等组织观众,每个单位买个几十张。”
- 2012-11-02购物从凭票到"一站式" 感受泉州40年商业变迁
- 2012-11-01泉州交通半世纪跃变 从步步靠走到海陆空出行
- 2012-10-31泉州百姓住房变迁记 从"忧其屋""有其屋"到"优其屋"
- 2012-10-30泉州家门口吃遍天下美食 "看侨光吃远芳"成记忆
- 2012-10-29从灰黑蓝到“我型我秀” 泉州百姓服装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