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园古大厝里书声琅琅 泉州五中110年多次迁址
这里曾是五中初中部
当年官园校址 今梅山新兰村
当年的南安官园校址,就在今日南安梅山新兰村。
日前,记者驱车赶到新兰村,在临近公路的古厝里,68岁的老人陈尹衡说:“没错,这里就是原省立晋中内迁的古厝。”
古厝是陈尹衡的爷爷陈鼎训建造的,在古厝西面,原来还有一座同样规制的古厝,是陈鼎训的二弟建造的。陈鼎训兄弟俩是菲律宾华侨,因想到年迈的父母在南安无人照料,兄弟俩一合计,决定由陈鼎训回国,弟弟则继续在外谋生。几年前,西边的古厝被陈家后人拆除,建起了楼房。
陈尹衡回忆,1951年他7岁。来这儿上课的五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下课,常过来抱他、逗他玩。
五中内迁的一个学期里,师生们的生活很艰苦,“大厝里的空房间做宿舍,没有床,大家就打地铺”。两座大厝院落分明,加起来有28个房间,对于内迁的师生们而言却远远不够。陈尹衡指着公路对面的那片稻田告诉记者:“沿着村道往里走,师生们其实还住过其他古厝。”
循着村道走,记者找到了66岁的陈允顺,当年只有5岁的他,对往事的记忆,来自去世不久的父亲口述。
“村道边有七八座古厝,都是当年师生们上课和住宿的地方,加上公路上的那两座,官园的五中内迁旧址有十座左右。”
当年省立晋中师生使用的大厝,是旅居海外的华侨陈荣西后代陆续建造的。陈氏家族因开办侨批局发家,大厝多是燕尾式屋顶,唯独一座“挹青山庄”使用马背式屋顶。“这座大厝建造之初,既是居住之所,也是侨批局。”
当年陈氏家族留在家乡的宗亲很少,建筑庞大、空置房间众多的大厝成了安置内迁师生的不二选择。
如今,新兰村的陈氏红砖古厝群多已翻新,留有当年原貌的古厝,只剩下“挹青山庄”和陈鼎训兄弟的房子。
相关新闻
- 2012-11-12韩景阳:清华大学希望与泉州各中学加强合作
- 2012-11-12郭光灿坐穿十年“冷板凳” 迎来量子物理春天
- 2012-11-12歼-10现场总指挥谈航空 国内有1000架私人飞机
- 2012-11-12泉州五中庆祝建校110周年 城东校区计划明年招生
- 2012-11-11泉州五中设立“博士墙” 灿烂教学成果的一面镜子
- 2012-09-28泉州五中里有个推理社 争过侦探瘾制作推理电影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