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五届福建艺术节 突破让木偶“人性”饱满
11日,话剧《要离与庆忌》亮相第五届福建艺术节。该剧由我省著名剧作家郑怀兴编剧,国家一级导演陈大联担任导演,讲述了春秋时期,要离、庆忌以死亡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谱写出舍生取义的赞歌。
表演“天差地别”
“要发展木偶戏,就要突破我们自己的局限。”采访中,王景贤和主演程婴的沈苏革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句话。
王景贤说,木偶没有表情,它的生命全靠演员手上的功夫。“这些线可谓木偶的血脉,表演难度非常大。传统的木偶戏通常是神话剧、儿童剧和幽默剧等。悲剧几乎无人涉足。”
2004年,剧团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获得文华奖集体表演奖等大奖。那之前,剧团就有排一出悲剧的构想。“挑战没人敢做的事,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景贤说。
翻看节目单,9个有名姓的角色,8个由两名演员共同完成表演。担任导演的中国木偶戏大师吕忠文提出,要演出悲剧人物的生命和情感。为了这个目标,沈苏革和他的配手吴伟忠,“几乎半年没停”。
近3米长的线,连接着木偶的各个关节,甚至是手指。结构最复杂的木偶,甚至牵着50多根线。要让它“全身是戏”,就要精确控制提线的时机、幅度和合乐。线越长,控制难度越大。表演中,沈苏革主管“程婴”的躯干和腿部,吴伟忠负责双手的戏。两人在台上共同进退,确保人偶时刻心手相连。“一大挑战是,戏里有许多‘逆向操纵’,也就是人在后,木偶在前。每天我们至少要练8个小时。”沈苏革说。
对他来说,“唱”也是一个难关。比之传统戏,《赵氏孤儿》中的人物,各个性格鲜明复杂,需要唱出各种情绪。光是程婴,就有对亲生子的怜爱与不舍,对众忠良舍生取义的悲痛与敬佩,假扮高密小人的委屈与挣扎等多段表演。沈苏革说,排练完回到家,他还要揣摩程婴的性格,参考其他戏剧、影视版本的表演。
6个月的艰苦创作,《赵氏孤儿》收获了观众的肯定。“团里的老师傅,称赞大家的表演惟妙惟肖,跟以前有‘天差地别’的变化”,沈苏革说。有观众说,这戏有内在的感动。当韩厥自刎、公孙杵臼就义,直至程婴苦守16年中无法面对自己抉择的独角戏,剧场里,都在第一时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 2012-12-12南音木偶戏等已入“非遗”名单 泉州“申遗”下一个是谁
- 2012-12-10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 泉州提线木偶戏率先上演
- 2012-12-08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 晋江掌中木偶戏获提名奖
- 2012-12-07泉州木偶戏人才培养方式:世界级的成功经验
- 2012-12-06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非遗实践名册
- 2012-12-06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世界非遗优秀实践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