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新一代演员 “小人国”里显身手

长期举着木偶训练虽辛苦,但丝毫不影响年轻演员们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核心提示
近日,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这是目前中国唯一入选此名册的非遗项目。其中,泉州的木偶戏唱了“主角”。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走进小人国里的大世界,一探年轻演员们对这门艺术的保护、传承、传播,以及由他们带来的新气象。
□记者许雅玲 黄枫/文 吴嘉晓/图
年青一代
精品新剧挑大梁
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的训练房内一片欢声笑语,木偶在演员手中活灵活现地做着各种表情和身段。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不时互相指出错误。“现在剧团内的演员都趋于年轻化,岁数最大的也才三十多岁。”该剧团团长洪世键说,剧团现在有正式演职人员26名,分为两批,一批30岁左右,一批25岁左右。演员们不仅表演技艺出色,而且多能兼后台演奏,如优秀青年演员蔡美娜的二胡演奏、陈代宫和尤天相的笛子演奏,都已达到专业水准。
据了解,多年来,该剧团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院校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师带徒、团带班的形式培养。同时,剧团将更多资金投入剧目创作中,为年轻人创造各种学习传统和艺术实践的机会。如《五里长虹》、《白玉堂》、《大名府》等精品新剧,受到市场青睐和群众欢迎,这些戏多由年轻演员当主角挑大梁,锻炼提升很快。
相关新闻
- 2012-12-12聚焦第五届福建艺术节 突破让木偶“人性”饱满
- 2012-12-12南音木偶戏等已入“非遗”名单 泉州“申遗”下一个是谁
- 2012-12-10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 泉州提线木偶戏率先上演
- 2012-12-08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 晋江掌中木偶戏获提名奖
- 2012-12-07泉州木偶戏人才培养方式:世界级的成功经验
- 2012-12-06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非遗实践名册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