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五届福建艺术节 突破让木偶“人性”饱满
从药箱里抱出婴儿这样的动作,木偶戏诠释得非常逼真。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12日讯(记者 杨李超/文 林双伟/摄)木刻的人偶,被十数条看似绵软的线操纵着,时而摇头颔首,时而捶胸顿足。观众的心,随着提线木偶戏独有的“傀儡调”起伏。记者身边,之前一直揪着母亲问这问那的孩子,此刻也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发出轻声的惊叹……
9日下午,泉州市木偶剧团携新剧《赵氏孤儿》,惊艳亮相第25届福建省戏剧会演。中国木偶第一次尝试一出悲剧,就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破了观众的想象。而敢于突破,正是这出戏让传统木偶拥有饱满“人性”的法宝。
结局突破“大团圆”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舍子”和“复仇”两个章节,一直是《赵氏孤儿》剧情的重中之重。这次泉州市木偶剧团的改编,最明显的一点是结局强化了“赵氏孤儿”屠程对于义父屠岸贾个性思想上的继承。
“我觉得,很多戏剧包括影视作品的改编,总是让悲剧不够彻底,”编剧之一、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快人快语。他一不认可有些剧作的改编——因为感念义父屠岸贾的养育之恩,赵氏孤儿不复仇了,二不赞同传统的“大团圆”式处理,他说,复仇其实并不会带来胜利感。
在王景贤看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赵氏孤儿》不变的主题。“悲剧的根源,就是正义会有挫折,会有超出正义的人们预期的情况出现。”他说,以往的不少剧情,忽略了这十六年里屠岸贾对于孩子的影响和教育,等于将故事的前后割裂。
“我们认为,程婴之所以成为悲剧人物,不仅因为他忍辱负重、为世人误解,更在于他失掉了身份和名节,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根本没有力量与屠岸贾抗衡。”王景贤说,十六年的耳濡目染,孩子像谁几乎是必然的。因此赵氏孤儿复仇之后,晋国并没有迎来程婴所期盼的太平。
为配合这样的改编,木偶戏在尾声也做了特别设计——漫天大雪,孑然一身的程婴,迎接着从天而降的无数摇篮,恍惚中听到生命的一声声啼哭。“月娘妈,相看顾,阿婴平安顺”,温柔的摇篮曲,更加重了全剧的悲怆感,催人泪下。
- 2012-12-12南音木偶戏等已入“非遗”名单 泉州“申遗”下一个是谁
- 2012-12-10第25届全省戏剧会演 泉州提线木偶戏率先上演
- 2012-12-08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 晋江掌中木偶戏获提名奖
- 2012-12-07泉州木偶戏人才培养方式:世界级的成功经验
- 2012-12-06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非遗实践名册
- 2012-12-06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世界非遗优秀实践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