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利用流域治理新增土地 置换空间调整产业布局
乡村城镇如何差异布局?
在山区搞生态建设,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转移
永春每个村几乎都有条小溪绕村而过。河道的整治重点不是放在拆、而是治:清淤、砌坡、截污、绿化。
投资约二三十万元,可集中处理50—80户家庭生活污水,对有机物、氨氮、总磷和大肠杆菌去除率可达80%左右,运行费用不高、维护也简单、还可在线监测,由政府财政补贴;对于养殖污染,也没有一关了之,而是以每头猪1000元的标准补贴建设发酵床或者增加一个耗氧爆气环节,最大程度减少所排污水中富氧和氨氮含量。
包括蒿山在内,目前永春已有21个村采取了这样的工程,每天可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514.9吨,每年减排40多吨COD、10吨以上氨氮,占该县每年应净减排任务的50%。这还不算,蒿山村还是著名的永春佛手茶的故乡。清理搬迁养殖腾出的山地,也被村里分配给群众进行生态茶园建设,而蒿山村支书陈建平本人就是制茶能手,如今在他带领下,全村有一半人转型生态茶园建设。
山青了、水绿了,剩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就简单了——几十年的甚至上百年的老房子不仅保留,而且重新粉刷,更加突出闽南古建筑风貌;到处散养、几片破竹片垒成的鸭笼猪圈,全改为一户一间小砖棚,集中养殖,粪便统一处理;甚至村路、村桥也不都用水泥,依然利用原来旧石板、旧条石;有条件的要建小池塘或人工湖,栽一片花草翠竹、搭几座水亭长椅。
永春乡村建设的“三不原则”,就是为了让农村和乡镇各自找到合适的位置,农村发展生态项目,城镇则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等。问题是,生态建设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双方的利益如何平衡?
乡村生态治理项目主要靠政府投入,这其实相当于对乡村的机会成本作补偿。陈建平告诉记者:蒿山村的整治总共投入大约300万元,其中县、镇财政两级拨款就达260万元。而治水这一项就占到2/3。
2013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省建设新思路:“钱往山区拨、人往沿海走”。
而永春县通过“房票”、“米票”这个载体,依靠土地流转既盘活城镇化、生态保护的资金困境,又为这一“拨”一“走”两个方向上,寻找到互相支持的合作平台。
蒿溪村与蒿山村相邻,二者2011年同时被列为全县第一批“美丽乡村”,但前两年蒿山建设时,蒿溪村在旁边看。看着焕然一新的蒿山村,蒿溪村也主动向镇里提出也要搞美丽山村建设。
据苏坑镇人大主席赵志民介绍,蒿溪村可以享受一个新政策,流域治理占用村民的30多亩地,不再像蒿山一样只能以每亩1.75万元价格征用,而是也可以面积入股、也可以按每年每亩1000斤粮食的时价收益。
“未来30亩地上,我们打算建一个本地特色产品文化展销中心,所以老房子也不用拆。房子和土地的收益以可比价格折算,就是所谓‘房票’和‘米票’。”赵志民说,这样村民的收入年年有保障,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增。
据悉,永春县继2011年首批10个村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后,目前又有39个村主动申请了这个项目。
- 2013-03-19关了小水电再奏溪水叮咚响 永春桃溪综治全面铺开
- 2013-03-18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永春桃溪流域打造新景观
- 2013-01-312012年永春实施121个治理项目 桃溪流域展新颜
- 2013-01-24风光两岸映桃源 永春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回眸
- 2012-12-23民生水利甜了沿溪百姓心 永春桃溪整治出成效
- 2012-12-21永春“借”余光中治水 做足做好桃溪绿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