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毛竹做活山村增收文章 节水浇灌低产改造
低产改造 价格随胸径“见涨”
“林农以前总以为竹子栽下后无需管理,完全‘靠天收’。但现在大家都明白,竹林要出效益,还是要靠管护。”雷锋镇林业站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处于“老、小、劣、黄”半荒芜状态的竹林每年最多也就只能“捡”出100多元的零星效益;现在经过护理后,进入盛产期每亩年收入可达800元左右。
“以前毛竹只有茶杯般大小,一根只能卖两三元,现在普遍能长到碗口大小,而毛竹胸径见长,价格也跟着见涨,10寸(约33厘米)胸围的毛竹每根可卖到18元,新鲜竹笋每500克2元到3元,笋干则每500克40元到50元不等,竹农积极性大大提高。”德化县林业局营林股陈碧良告诉记者,目前仅竹林一项,就能够为当地林农带来2000元的人均年收入。
“毛竹种植投资少、管护成本低,只要精心管理,竹子年年新长,每年可出售成品毛竹,还可制成竹笋、笋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杆毛竹做活了偏远山村增收的大文章。”在德化,以竹林喷灌、竹林配方施肥为主要内容的丰产竹林基地建设不断深入实施,中小径笋用竹基地的培育力度加大,低产竹林改造、丰产竹林培育和竹山道路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五年来该县已建立丰产竹林基地10万亩,年产商品毛竹230万根,竹类加工产品1.5万吨,竹笋1万吨。通过低产竹林丰产化改造,该县竹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毛竹产业已基本改变“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尴尬局面。
政府推动 亩产效益还将翻番
无论是低产竹林的改造,还是毛竹种植大户的扶持培养,记者发现,盘活竹林经济均离不开林业部门的大力推动。据了解,近些年,随着《关于大力发展竹业生产的决定》、《关于加快低产毛竹林改造步伐的工作意见》等市县两级政府的引导政策相继出台,德化掀起了竹林复垦、造林育林的热潮。目前,拥有竹林5万亩以上的乡镇达4个,拥有3万—5万亩竹林的乡镇有4个。立竹度由平均每亩120株提高到163株,立竹平均胸径从6.8厘米提高到8.7厘米,丰产结构初具雏形。
“下一步,还要着力提高亩产效益。”泉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德化县被列入福建省10个现代化农业(竹叶)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县之一。项目建设总投资810多万元,这些资金也主要用于提高竹林产量和效益。通过项目带动,德化县还将建成11165亩高产竹林基地,竹林单位面积竹材、竹笋产量平均增长50%以上,预计平均亩产值将从现在的800元提高到1550元以上,直接增加竹农收入。
- 2013-05-15测土配方技术显效益 按图巧施肥农田有营养
- 2013-05-15家禽市场销量大减 德化黑鸡推行“计划生育”
- 2013-05-14泉州单体最大蔬菜基地3500多亩 在泉港建成
- 2013-05-0910家市级示范社评选 每家可获10万元扶持资金
- 2013-05-09打开“阿里巴巴”山门 山坡经济下山进城致富
- 2013-05-09省内最大奶羊养殖基地落户南安 养殖60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