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南到处少林风传承中薪火不绝 闽南瑰宝传四方

qz.fjsen.com 2013-05-31 10:48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金庸题词  (资料图)

晋唐:泉州武术始发端

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动荡,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避难入闽,衣冠南渡,士民沿晋江而居。1973年在南安丰州发现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部曲将领陈文绛古墓,出土一枚铜质篆书“部曲将印”。晋代实行“世兵制”与“私兵制”,这种私兵制的“部曲”组织,是半官半民的地方武装组织,一将领五部,一部辖五曲,一曲两百人。亦兵亦农,屯垦藏兵于乡,带兵器而事锄樵。战时上阵打仗,平时农耕演武,人人都有格斗技术,拥有较强的战斗力。

唐代在南安丰州设驻军队,南安桃源人傅仲诚授为武威军节度使。唐末黄巢起兵,王潮、王审知、王审邽带兵入闽,平定泉州与漳州后,率领五千余名将士开拓东南沿海。王审知以泉漳为基地,发兵攻克福州,从而主政闽省,受封“开闽王”。南唐时改泉州为清源军,泉州人留从效、陈洪进都是行伍出身,以勇猛善战而出任泉州刺史、节度使。唐末泉州、漳州地区在几十年的战争中,由北方将士带来的军事武艺,与地方武术结合一起,并广泛传播开来。当定乱安边之际,泉州地方武装和军队士兵习武,促进闽南地区民间练武风盛。

宋朝:得太祖拳而益精

宋代初期,尚武的社会风气促进武术和武术文化的发展,“拳术”在宋代形成基本形态。宋太祖赵匡胤以九五之尊置三十二势长拳等秘笈于少林寺神坛中,使得“宋太祖拳”在少林武艺中不同凡响。

宋代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成为专门技艺,打场练武盛行。宋室南渡后移设南外宗正司于泉州,宋太祖子孙定居泉州,太祖拳走向民间,广泛传播,奠定了泉州南少林拳系的基础。泉州习武之风相承,延至宋代,泉州人对军事方面的研究更有突出的成就。北宋宰相泉州人曾公亮,以及苏颂、吕惠卿等将领,都习武知兵事。曾公亮编著《武经总要》、吕惠卿著《弓试》,苏颂参与御敌止乱。宋代泉州籍的名相将领文武兼备,皆与习武有关,都为我国军事和武学作出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