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闽南文化节之多元民俗:千年积淀异彩纷呈
在台致力植播闽南文化 ——记泉港历史名人王忠孝
泉港区南埔镇东北部的沙格村位于湄洲湾南岸,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其中,明末清初的沙格先贤王忠孝,为人刚毅廉正,矢志追随郑成功父子反清复明。因其对郑成功收复台湾有着重要影响,对台湾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因此备受人们推崇。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朱定波近期通过收集两岸文史资料和多次实地调查,为我们进一步探析了王忠孝与台湾的关系。泉港区的众多文史研究者认为,充分认识王忠孝的历史影响和地位作用,对推动闽台文化交流、加强涉台历史文物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明末著名志士 配合郑成功抗清
朱定波介绍,王忠孝为明末著名的耿臣志士,南明时期与郑成功携手征战闽粤东南沿海反清复明。
王忠孝字长孺,号愧两,1593年6月23日生于沙格,1628年(明崇祯元年)参加科考,登进士。清乾隆《泉州府志·王忠孝》载:“王忠孝‘性介慎,不轻取与’而廉名”。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明亡。清乾隆《泉州府志·王忠孝》载:王忠孝闻变“哭呕血”。清军入主中原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抵抗政权。
1645年闰六月(南明弘光元年)隆武帝授王忠孝为光禄寺少卿。第二年,王忠孝上疏力陈“慎用人、审布置、核额饷、汰将领、清言路、实图治”六事,力图匡复明室,获得了隆武帝赞赏。隆武政权告终后,1647年,王忠孝任永历朝兵部右侍郎。
王忠孝征战闽粤东南沿海,与郑成功等众多抗清将领经常书札联系。其中,《惠安王忠孝全集》收集王忠孝给郑成功书札11次,充分反映王忠孝竭尽心智配合郑成功抗清复明的重大史实。
乡族受牵连 沙格王氏大批迁台
王忠孝反清复明招来清廷报复,为避难远祸,沙格王氏大量迁居异乡,驾舟出海。现台湾凤山王姓与沙格王姓同属“琅琊衍派”。
据沙格王氏的《蟹谷王氏族谱》记载,1656年九月初七,清军“大兵按沙,杀伤受虏者如许。”王忠孝《与国姓书》称“弟近遭家园之惨,痛悼难云”,《与甘万二将军书》中称:“年来以义举诛连,祸及乡族”。其位于沙格村的“三进七间张双护甲”故居,被清军纵火焚毁,大砛石因爆烤而裂成碎块;沙格村“井邑坵墟”。该时期,沙格王氏族裔纷纷迁居异乡或大批前往台湾。
朱定波介绍,王忠孝入台后居住在凤山(今高雄市)。目前王姓为台湾十大姓氏之一,王忠孝被族人尊为台湾开基始祖。而王忠孝系“闽王”王审知的后代,沙格王姓与台湾凤山王姓同属“琅琊衍派”,同为王忠孝本宗族亲。
为郑成功幕僚 两人情谊深厚
王忠孝举兵失败后入厦依附郑成功抗清复明,为郑成功的重要幕僚。郑成功引王忠孝为知己。
1656年,王忠孝推荐同安教谕陈鼎之子、时年23岁的陈永华给郑成功。陈永华被任用后,成为郑氏政权的得力辅佐。
郑成功征战之余曾与王忠孝对弈。国家博物馆珍藏一幅《延平王与王忠孝对弈图》,上有王忠孝行楷题跋《百字赞》日:“俨乎其神,若有思……公之推算,早在胸中,是岂寻常所能测识?”从中可见王忠孝对郑成功高度景仰,尤其对郑成功运筹帷幄的王者风范,极为倾服和敬重。
建议沿海迁民赴台
致力植播闽南文化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诏令“迁界”,沿海数省三十里居民一律迁居内地,沿海百姓仓皇辞家,尽数迁徙。对此,王忠孝建议退守台湾的郑成功迅速下令招抚沿海民众。永历十六年(1662年)正月,郑成功下令“收沿海之残民,移之东宁(即台湾),开辟草莱,相助耕种。”
1664年三月,王忠孝入台。他虽年逾古稀,却积极传播闽南文化和儒家思想。他与辜朝荐、沈佺期等同僚们一到台湾便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带去先进的耕种技术,与当地百姓共同开发建设,开荒辟基。王忠孝等人带去了中华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习俗信仰以及闽南的音乐、戏曲、建筑等,促进了移风易俗,加上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台湾社会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台南玄天上帝庙是1664年四月王忠孝渡台后兴建的。王忠孝认为建庙崇祀有益于社会的风尚、治理和安宁,并为之作序:“修尊长之风,将见神人允洽,民物安阜,宁翳东土磐石,骎骎乎式廓旧疆,兴复始基之矣,于是为引。”朱定波认为,正因为王忠孝的大力传播弘扬闽南文化,使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台湾得以历史传承。
王忠孝在台著述丰富,有《回居录》、《孝经解》、《易经测略》、《四书语录》及100多篇诗文传世。闽台两地多个机构或出版社为纪念王忠孝,把其述作汇编成《王忠孝公集》共12卷。这些述作记录了许多关于郑成功抗清复明和统一台湾的重要史实,成为研究明末清初台湾的重要文献。
配祀台延平郡王祠 归葬故里
海峡两岸,人们以不同的形式共同缅怀、纪念着王忠孝的历史贡献。
朱定波介绍,在全台最著名的郑成功祠——台湾延平郡王祠东厅,陈列着60余位郑成功部将的牌位。王忠孝名列第三,其牌位“事迹介绍”称“延平王礼而优赡之,尊为前辈,军国重事辄咨问焉”。
在台湾鹿港文开书院,安座配祀并供奉14位(包括孔子在内)先贤先儒的牌位,“明兵部侍郎惠安王公忠孝”名列第十位。朱定波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明郑时期王忠孝在台湾传承闽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王忠孝称台湾“人为中国之人,土则为中国之土”,希望死后能归葬故里。据史料记载,“癸丑年东人送公柩归里,葬于惠北松亭之原”。数百年来,在泉港沙格,群众每年四月初一在沙格海域举办“开鼓请”祭祀纪念王忠孝,并于端午节“扒龙船”纪念。 (陈淑华 郭民富)
- 2013-06-05世界闽南文化节特刊:传奇之泉商 腾飞之泉州
- 2013-05-24世界闽南文化节:泉州共一轮明月 唱百代乡音
- 2013-05-22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特刊 宗教之世界开放之泉州
- 2013-05-06泉州"国宝"版图向乡镇拓展 新增11处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