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世界闽南文化节之多元民俗:千年积淀异彩纷呈

qz.fjsen.com 2013-06-13 10:2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探访:纷繁礼俗提升生命价值

民俗是一个地方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在泉州,各类生命礼俗普遍体现了人们求健康、平安、长寿、富贵的愿想。记者探访了相关人士,为我们展现他们眼中的闽南习俗全景。

小孙女的度晬:忙并快乐着

讲述人:沈汝 身份:刚升级为奶奶

婴儿周岁,按老泉州的风俗称“度晬”,这一天实际上是人们的第一个生日,但泉州人却是把婴孩两周岁时称为“头生日”。

两个月前,家住鲤城区的沈汝一家刚刚为小孙女做“度晬”。仪式颇为隆重,除备办“三牲”(即鱼、猪脚、公鸡)外,还准备了鱼丸、猪肚、五香卷等十一碗荤素菜品和五色时令水果、八个红蛋,四碗“挹饭”(即油焖的咸干饭,上面撒有炒花生)供奉“床母”、“檐口妈”。按照风俗,小孙女的外婆家也送来了礼物,包括帽子、一套衣服、鞋袜等,俗称“头尾”,还有长命锁等小金饰。“按照古礼,要向亲友四邻赠送一些‘度晬龟’,现在简化了,就请大家到酒店吃顿饭一起庆祝一下。”沈汝说,周边亲友做“度晬”的方式大同小异,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讲究,但对孩子的祝愿和祈盼从未改变。

《泉州民间风俗》一书中记载,旧时为婴儿做“度晬”,大户人家甚为隆重,不仅敬神祀祖,设筵请客,而且于厝内奏“八音吹打”,屋外大庭演“嘉礼傀儡戏”(提线木偶戏),诚心酬神。主人还要特别印制以糯米或面粉为原料的“度晬龟”或“四脚龟”馈送亲友,祈望婴儿能像善爬的龟那样,较快地开步走路,又像龟那样健康长寿。外婆家于外孙周岁时所送的礼品甚为丰厚,有衣帽鞋袜、披风、童被、布料,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亦称“天官锁”)、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以“度晬裘”(披风)和虎耳帽、虎仔鞋等最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

婴孩周岁之日,民间常有一项预测其一生性情志趣造化际遇的仪式,称“抓周”,泉州人亦称“爬龟”。此俗至迟在南北朝已流行于民间。父母为周岁的婴孩沐浴后,给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即可抱到厅堂八仙桌上去“爬龟”。这时,八仙桌上早已摆满了书、笔、算盘、秤、尺、剪刀、食物、玩具等,令婴孩双脚踏在“度晬龟”上,任其自由抓取桌上的东西,以他所抓着的东西,来预测其未来的一生和前途。如婴孩抓取书、笔,预示将来喜爱读书;抓取算盘、秤,则预示日后善于经商。

结婚:纷繁的幸福

讲述人:淑钦 身份:送嫁妈

婚姻是两性的结合,其礼仪繁多,环环相扣。婚礼上,亲朋好友想把一切象征美好的东西表达出来,使婚礼充满欢乐的气氛,充满对新婚夫妇生活的美好祝愿。在泉州,婚礼仪式的主持,由“送嫁妈”这一类似媒婆的特殊角色完成。

淑钦是丰泽北峰一带有名的送嫁妈,多次为新人操持婚礼。她告诉记者,泉州的婚俗至今保留着古代闽越文化、中原民俗的踪迹,并且各地习俗有所差别。泉州各地比较一致的当属新娘“入门”和“相见”两个环节了,也是较为讲究的两个环节。

新娘由新郎接到新家后,需由新郎亲属长辈中的福命妇开启车门,手牵新娘下车,送嫁妈则手举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遮新人脸部,据说米筛有汰劣存善的功能,能保婚后合家安宁。下了车,新娘由福命妇牵引,跨过中间放置着一个风炉火的米筛,米筛中放一把尺子。米筛寓意圆满,风炉火表示兴旺红火,尺则是让刚过门的新娘今后循规蹈矩。

跨过火炉后,送嫁妈给新人撒上盐米,因为盐米的闽南语与“缘”接近,嘴里念闽南四句,送上祝福:“盐米撒出去,新人缘分到;新人入门进益,益夫益儿发大财,添丁进财滚滚来。”

进了家门,新人吃过红圆、鸡蛋、面线后,新娘先拜婆家祖先,再见新郎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并请长辈喝茶。“相见时,有钱人会‘见金’,就是婆婆给儿媳妇金饰,儿媳妇也以金饰还礼。一般人家是公婆给儿媳妇包红包。”淑钦介绍道。为了让婆媳能好好相处,送嫁妈这时就会念:“背贴背,婆婆媳妇和睦到老;面对面,婆婆媳妇一个出声一个应。”

从上述的程序可见,送嫁妈承担的角色十分重要,颇受人敬重。不可或缺的送嫁妈和纷繁的仪式,体现了闽南人崇尚礼仪的特点。

近几年,淑钦还到香港等地“牵新人”。她认为,无论走到哪里,泉州人对婚俗的重视都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郑重和隆重。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